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不畏浮云遮望眼
发布时间:2010-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赴上海学习小组

 

——省常中教师代表参加“第三届中国班主任大会”纪实

 

 

以“构建特色德育工作框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班主任大会于201019-12日在上海举行。任小艾、魏书生、冯恩洪、李镇西、齐学红、赵凯、洪雨露、陈宇等全国著名教育家、德育专家、校长、优秀班主任等相聚上海,和与会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分享了各地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经验和最新成果,探索了中国教育最前沿、最直接、最重要的与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终身发展息息相关的班主任工作大计。 

参加如此盛大而高水准的会议,是一线普通教师的期盼。也许只有在省常中,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校张明、吴栋、刘平、王凯、潘勤、肖维佳六位教师倍感珍惜,上海的繁华,冬日的严寒,都没有影响我们六位教师的学习热情。整整四天,日场加晚场,共十三场报告,但大家未感丝毫疲惫,始终处在教育的激情之中。

第一场报告是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教育部骨干班主任培训专家组组长任小艾老师所讲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把班主任工作当做艺术去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她阐释了中小学发展纲要中频率最高的三个词——“适合”、“特色”、“选择”,并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角度,运用大量案例,总结和阐释名教师成长的规律,即七个“学会”——学会调查、学会反思、学会改变、学会创新、学会总结、学会读书、学会提升。

会前我们特意邀约任小艾老师,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因为任小艾老师曾经两次来我校讲座,且担任潘勤班主任工作室顾问,所以我们的交流非常轻松愉快。张焕平副校长介绍了我校近期的德育工作,潘勤老师汇报了工作室的情况。任小艾老师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视野和高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当即让工作室加入了她领衔的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工作。

接下来的几场报告,高潮迭起。

被称为“非典型教师”、“另类教师”的陈宇老师用他幽默的谈吐,演绎了别具一格的“情感教育”和“阳刚教育”。他用“带着感恩之心带班”、“从得心应手到追求优秀”、“对后进生,应该给他更高的目标,而不能强调犯错的底线”、“班级活动永远不重复自己”等观点和体会,倡导教师战胜职业倦怠,有尊严地活着。

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李镇西校长以他“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展现了一位教育大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风范。“我们的眼前诞生着将来的公民或臣民”,铮铮的句子叩问在场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良知;“所有的思想、情感都必须化作每一天的教育行为,娓娓的话语则引导我们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性。

南师大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电视台“超级调解”栏目首席专家赵凯教授则以他轻松幽默的言语和谙熟教师心理的技能,为全体教师做了一次很好的心理疏导,让老师们体验到了减压的轻松、理性的重要、健康的可贵和快乐的美好。

还有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班主任郭文红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极富感染力的爱和快乐的教育故事;“梅岭中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爱民老师用文化和策划来打造德育活动的点点滴滴;北京陈经纶中学德育副校长朱洪秋老师用制度和体系构建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上海市名校长实训基地和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洪雨露特级校长在上海市整体德育工作背景下对于班队集体的建设与思考;南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齐学红关于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之路的深刻剖析和睿智引领……无不引发与会教师对德育的基本教谕的再思考。

魏书生和冯恩洪老师的出现,使会场上刮起猛烈的“追星”风。他们代表着全国一南一北两个教育流派和两种教育理念。冯恩洪老师,从全国教育现状的视角,将菜单式教育提到了全体教师的面前,展现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强调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他以学贯中西的渊博牢牢吸引了全场教师;而魏书生老师流利的语言和山东快书般的讲演风格征服了全场教师,而最让老师们叹服的是老师面对课改的坚守——“守住中华民族的教育经验,守住新中国以来的经验,守住自己的经验、长处”,“有了根基才能消化世界上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他对文化的坚守,对规律的遵循,对个性的尊重,对小事的坚持,正如他所说所做的,“幸福不在空中,不在脚下,不在大事,就在小处”。会后,我们还幸运地得到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