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创新来自……
发布时间:2010-0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谢晓虹

——记全国德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新进展研讨会

对比着江南常州的洁净,武汉看着着实有些粗蛮,改造进行中的城市空气和夜幕掩映下的江心灯火、林立高耸的银行大厦与低矮连绵的小吃店铺构成了武汉独特的气质,就好像它的美食中必不可少的辣,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入口尚觉各味清楚稍有辣意,仅一瞬回味便深受刺激,真是要感佩:老辣!但真真好吃。

短短三天武汉之行能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要归功于生态体验德育课题组的专家讲座。三天里我们聆听了来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陈如平教授关于“教育科研推进德育创新”的报告,思考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杜时忠教授提出的“德育误区及其超越”,感受到北京数学特级教师张毅“激活经验、精心育人”的激情才情……

虽然由于刘惊铎教授临时有事,未能了解生态体验德育的全貌,但惊鸿一瞥之下,还是深感德育创新的魅力。他提出的三个问题一直萦绕不去:怎样的德育才算有效?有效的德育必有益吗?有效的德育就有道德性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确值得反复回味和思考。

其次,武汉之行的印象深刻还因为工作室的怀宁老师(武进高级中学)。他的弟弟在神龙汽车有公司,于是我们逃了一个下午的讲座去参观“东风标致”的生产车间。一路上,含笑看着身边的这些工作室同伴,特别特别的感动和温暖,因为三天的会议我们中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去看看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却对我提议去看看企业看看生产文化积极响应。

三天的会议中,不少专家和校长们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存在距离。但我觉得大家在开始正视社会风气、家庭引导在学生成长中作用的同时,也常常放大了社会、家庭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其实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无处不在。

总觉得,身为一名日常基本封闭在自己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师,我们其实非常缺乏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趋势的关注,对于社会发展日益不敏感的状态导致我们没有信心面对社会存在中的负面因素,低估了我们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和家庭影响的能力,于是我想和我们工作室的室友们一起走进工厂走近社会,去寻找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

再次是因为最后一天精彩的大会交流。大会交流中共有12位各校校长和主任发言,作为第六个发言者,仅凭二个晚上在酒店客房中加班加点完成课件的我却十分自信,因为平时的积累还因为确实一直在思考,交流的效果一如预期那样的热烈诚挚。

当然知道自己这次交流的成功是因为背后那强大的学校强大的文化,当然了解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工作室的支持是室友们的帮助,可我的心还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是因为有不少学校的校长纷纷表示要到常州来,到省常中看看,百闻不如一见,私心里非常希望他们能看到我在15分钟内表达不了的省常中,生机勃勃师生和谐的省常中啊!

创新来自——?

我心相信创新来自热爱,对学校对教育对同伴对自己的热爱,你觉得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