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公开课的主题“资优生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会教师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侃侃而谈,这之中无不展现着各位老师的独具匠心,显示出学科自身的特点。如语文、英语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的语言教学,更强调了以教材为蓝本的视野拓展;理化生教学则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作为探求者的渴望。与此同时,从大家的发言中,也折射出开课老师思维基点的共性:教学设计注意前伸后续,课堂组织从学生的疑问与困惑出发,凸显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与探究,强化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也正如戚校长在最后的总结陈词所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理念、与境界,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更应是学科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的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动机与兴趣,强化预习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课堂的思维力度与品质。此外,注意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资优生的榜样和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同学的成长,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
这次在公开课后的教师座谈,突破了以往学科的局限,老师们在反思中总结思考,切磋共商,并以这次公开课为契机,进一步钻研教学,促使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共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