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言之痛
为了这次的培训我曾经恶补了点以前学过的哑巴式英语,一直也感觉到自己在体育老师里英语比较好,在英语老师里体育比较好。中学时跟着同学高喊过“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诸多反对学英语的口号,工作后的外语学习也多半是功利行为(为了职称和学历),对“让外国人考试用毛笔,文字用甲骨文”的提议也是举双手表示赞同。然而在我们这个团队赴加途中(还有数学、艺术设计等学科的老师),我终于真切感觉到了外语的重要和我们外语水平的欠缺。
对不会英语的人而言,身体语言可能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空乘服务中,好多老师就是通过指手画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身体语言并不是万能的,海关检查时这招就失灵了,幸好有当地的华人义工帮忙,尽管这样还是有十几个老师因为沟通的原因延误了登机时间,同时忙中出错,有人还弄丢了行李。
我还没有能力探讨世界一体化的话题,但在教育界,教育全球化的理念应该是正确的方向,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语言作为这种发展的媒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不通谈何国际化交流和合作?我校有关学科的双语教学和部分课程的设置,我想也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吧。有人可能会说,要是全世界统一语言和文字就好了。就东西方的语言、文字等差异来看,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正是有了这样的不同,才有了人类文化的多元,使我们有了比较、选择和互相刺激的进步。假使整个世界的语言、文字是统一的,当发生衰落和崩溃时,就会没有了多元情况下此起彼伏、相濡以沐式的救渎(从历史的进程看,一个文化的衰微就会有另一个文化的兴起,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来拯救人类的命运)。
如果我们还在因为能力和意识的欠缺认为学习外文是崇洋媚外和没有必要,死不认错且情绪激动,甚至连出行也因此成为一个困难,那其实是一种掩耳盗铃和情绪化的迷失,是泱泱大国的自鸣得意、固步自封,只有用国人开阔的侠情,海纳百川,我们才能兼容并蓄他人的优点,获得进步的源源动力!套用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说,外语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再功利一次,据统计,在我国精通外文者收入要比不通外文者高,而且据我观察,外语较好的男士
记住不懂外文的窘迫,永远不要说学习外文没有用或是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