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陆建生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戚墅堰实验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09-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坤 图/文

高中初中名师携手  探求课堂全新思路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一直备受课程论专家与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现实层面迥乎不同的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分别承载着不同的课程意义与价值。如何打通初高中语文教学各自为政的封闭通道,实现课程与教学意义上的整合与共融,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探索。6月11日下午,陆建生老师与黄敖兴老师分别带领各自工作室成员共聚戚墅堰实验中学,以观评课为研究载体,共同研究,深入探讨,相互借鉴。活动中,黄敖兴名师工作室的陆炎老师和陆建生名师工作室的程代军老师共以《定风波》为课题,分别在八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了一节研究课。戚墅堰实验中学及周边学校的领导、老师参加了这一活动。

  观摩课上,陆炎老师基于文意的解读与品味,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苏轼其人、诗词朗读、词意详解、知人会意、写作启示等几个主要环节,层次分明地组织教学。课上,教师倾情投入,学生深受感染,支架材料呈现到位,因此,一篇文意艰深的词作也逐步被学生消化和掌握,目标达成度较高。程代军老师紧扣工作室研究母题,致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指向明晰的要求、轻松幽默的评价和发自内心的赞美,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把握学生言述中的内容,及时抓住诗词作品中的“矛盾”,让学生围绕目标发散寻找,并鼓励同伴合作尝试解答,将词中的情感和艺术表现手法,归纳到位。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民主的气氛和求真的精神。

  接下来的评课活动中,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闪亮。陆炎、程代军两位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与设计理据,并结合课堂实际分析了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坦诚交流了初高中语文课堂建构的经验。黄敖兴老师介绍了这次活动选题的过程和意义,认为这两节课学生都非常投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深透,教学效益显著。他还交流了自己对名家名篇名作教学内容的规定、未定和待定的研究心得。林嗣丰老师认为这两节课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示范,两位上课老师的文化底蕴丰厚,教学技巧成熟,深解文本,理解学生,教学无痕。他欣赏陆炎老师不拘一格的泛读,也欣赏程代军老师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认为这节课“控放自如”。他还就学情现实和文本解读提出中肯的建议。陆建生老师向在座专家、老师介绍了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研究实践的概况,毫不掩饰自己听完这两节课后内心的“窃喜”的心情。他认为这两节课特色鲜明,毫不矫情,都能让人深入思考并能思而有得。他指出,陆炎老师的课版块清晰,流程严谨,任务明确;程代军老师的课对话真实,互动性强,学生学习方式主动,课堂氛围热烈而和谐。他高度赞美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组多年来引领常州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绩和语文师资建设的成就,他希望能多与黄敖兴名教师工作室开展合作,增进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活动过程中,两个工作室的成员还在一起合影留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