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学校体育工作重在学生的身心健康
发布时间:2009-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成兵 图/文

记市体育教育王渺一名教师工作室第六次活动

  6月11日下午  市体育教育王渺一名教师工作室在我校举行了第六次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工作室成员外,还有其他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此外省常中体育组全体成员和市教育局体卫艺处陈永年处长也应邀出席。

  王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教育部周济部长前不久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上的重要讲话。周部长在讲话中总结了阳光体育开展两年来的情况和各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取得的进展,并对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认识、坚定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作了部署。王老师指出,中央7号文件颁布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青少年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这些成绩还远远没有巩固,容易出现滑坡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体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作为体育人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立足本职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日前,陈处长作为中国学校体育专家组成员赴美参加了中美联合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水平的研讨会,此次作为特邀嘉宾,陈处长对出访行程作了简介,并对出访国家的体育课程、体育课、体育设施、学生体质等作了介绍和对比,他说,学生体制下降与肥胖是世界难题,目前,用于用于治疗肥胖及其并发症的费用在我国已经达到300多个亿,并还呈增长趋势。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体育设施在某些方面并不差,关键在于对现有设施器材的利用率方面还有差距。国外体育课程超越了学科定位,注重身心合一和健康的核心价值,学生有较好的锻炼习惯,各界社会团体、行政、医科等方面有机介入,充分体现了体育这门综合学科的特征。而我国则是在学科和教育系统内部解决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质问题,显得势单力薄,效果不明显。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学生的生理性体现,同时在技能和体能之间摇摆不定,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还不强,在对学校体育评价中,片面地认为竞赛和竞技好就是学校体育工作做得好,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群体工作。陈处长最后指出,只有学生参加锻炼了才能走向健康,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前学生缺少身体活动的现象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生物、遗传和环境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体育工作者要开拓视野,采用合作的方式,正确定位体育课程的纬度目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听完报告后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王老师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对工作室假期的活动和学习计划作了布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