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杰出学生>>第四届>>文章内容
王苡人校友在杰出学生评选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3-02-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任惠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省常中2012届毕业生王苡人。重回母校让我很激动,也很温暖。
 
又值一年一度的校杰出学生评选时分,候选人和他们的团队们想必已经奔走呼号费尽了心力,各位同学也在声势浩大的前期宣传中见识了候选人各自的风采。我粗粗领略了一下,慨叹师弟师妹实在后生可畏,叫我这个做师姐的自叹弗如。今天站在这里,也不敢大放厥词,妄加评论,只做一点个人感想的阐发,并预祝本届杰出学生评选圆满结束!
 
每年的杰出学生评选中,我们都能挖掘出一系列让人感动教人震撼发人深省的杰出事迹,在对杰出个体的了解、评定与认同过程中,我们不断把“杰出”从一个抽象的褒义词丰富为一种精神内涵,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主动追求自我的杰出。然而价值判断是多元的。你很难说,一个皓首穷经的清高书生,和一个左右逢源的社交达人,哪一个更难能可贵,你也很难说,一个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和一个标新立异的独行客,哪一个更接近真理,你不能说迎合追求主流价值就一定功利无比俗不可耐,而六根清静无欲无求就必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确,“杰出”是没有固定陈式的,尤其是这半年我在北大,我发现北大很少有全校聚焦的话题,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发展方向,而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得很精彩很出色很成功,或者说,很“杰出”。但我想,“杰出”应当是有一处共同的精神源头。除了在某一领域炉火纯青的造诣外,还应当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意识和造福社会的担当情怀。譬如我一直非常崇敬的汉学家魏斐德,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列文森的世界主义的史学观,与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学术双峰对峙,有人曾提议以他的名义创立“伯克利学派”甚至“魏斐德主义”,他断然回绝。北岛说:“作为历史学家,他深知权力和声誉被滥用的危险。”这正是对社会的高度负责。
 
轰轰烈烈的杰出学生评选中,一些具有明星效应的“领袖式”“偶像式”人物很容易吸引眼球。因此在人气的热潮中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非常重要。
去年,也是就2012年,复旦大学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学生叫袁涛。他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自诩,是一系列复旦大学校园维权事件的主角,因“反蠢货游行”事件置身舆论漩涡,更因犀利抨击复旦成为网络焦点。他曾经撰文《友情恳请南区食堂更换筷子》制造舆论压力,日志发表后第二天复旦食堂更换了全部筷子,袁涛一夜成名。
我不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不了解各种事件的始末,不好对袁大公知妄作评价。但是我想说,我们评选杰出,要警惕“袁涛热”。你看到袁涛敢想敢做的魄力和勇于批判的胆识,你也应该看到他的粗鲁刻薄自傲自大和一味悲观。对于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明星人物,狂热的脑残粉和偏激的批评者或许都不可取。我讲这个的用意是,今天坐在这里,对于那些呼声很高的候选人我们应当冷静观之理性评价,对相对低调的候选人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足够的关注,尊重每一个候选人的展示视频和答辩演说,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
兰德说:“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理性地评价,审慎地投票,就是对这个活动这个世界的一种积极参与和积极改变。所以,今天的评选活动也是对每一个选民的锤炼。
 
唠唠叨叨讲了一通,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是让我们把舞台交还给意气风发的候选人,看他们怎样施展身手吧,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