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杰出学生>>第二届>>文章内容
杰出学生评选“30进15”候选人个人简介(高三年级)
发布时间:2010-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刘超 高三(1)班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1)班的刘超。我是一个每天都能有一个乐观心态的人,虽说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也不会过分“凝滞于物”。所以,我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各种知识,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进入高二后,学校重新编排了学号,我就成了年级第一号。学号第一号是凑巧,但我确实一直都有一种争先意识,这种精神促使我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我学习成绩还行,各门功课比较均衡,但这并不是用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换来的。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学习时就要通过科学方法,抓住学习重点来提高学习效率。我一直以来都采用了这种集约型的学习方法,所以我有更多可以自行安排的课余时间,去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无论是历史上的奇闻异事还是当下热门的时事新闻,我都略知一二。作为一名文科生,我还会看一些哲学书,比如马克思和罗素的,当然大家喜欢的NBA,西甲,意甲,英超等等我也都会关注。在班级中,我担任学习委员和数学课代表的职务。每天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课代表的工作,比如收缴作业、布置作业、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总之,我就是一个随和,乐观,好学的人。

 

何苏岚 高三(3)班
我出生于江南水乡,家附近那座冒着青泥,斑驳的石板桥绘出了我印象里最初的江南。它也养成了我对美的偏爱,在幼小的我看来,沧桑的石板刻录着光阴流转的痕迹,绿油油的青泥跃动着生命的灵动和活力。真正的美一定不是空虚的,真正的美经历着时光的磨洗,洗尽铅华,虽是素面朝天,却怀着历史的大气,吸引人去探索,去发现,愈探索,愈惊异于它的魅力,愈深入,愈沉迷于它的宽厚。我想,我的人生要的不是灼人的光华,而正是这样的一种“大气磅礴”。
正是这样一种追求,使我在高二文理分科时选择了文科。我知道只有在文史哲浩瀚而广博的世界里,我才能养一股浩然正气,炼就足以容百川的胸怀,培养一种流动线性的思维。然而,进入文科班的第一次考试却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全班第18名的成绩完全击毁了我之前的得意。可我不甘心,我不认输!于是,我发奋学习,终于在期中考试中,我成为了班里的第一名。在这个过程中,我习得了坚韧的品质,“至刚易折”,唯天下之至柔可以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之后的历次考试,我始终保持年级前列。
除了坚韧,我的热爱也渗透了绚丽多姿的生活。我参加过全国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创新英语风采大赛,江苏省作文比赛,斩获了许多奖项。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哈佛大学组织的中美领袖峰会,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更让我获益良多。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能力,培养了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让我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朋友,成了沿岸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鼓励着我勇往直前!

 

易昕 高三(6)班
大家好,我是高三(6)班的易昕。
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能够接受挑战的人才会脱颖而出。
在探索与发现中不断接近真理,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挑战。而我,又是个喜欢挑战的人。所以,高二选择理化的同时,却割舍不了对生物的贪恋,最终通过努力拿到了江苏省生物竞赛一等奖;我能感受到自然科学的无限乐趣,也会分出一部分时间与精力去关注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学校科技节的“理科实验探究”中,我“费尽心机”从食堂、垃圾桶、实验室等多个地方收集材料,最终拿到了一等奖……
我喜欢挑战的个性在我所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展现了出来。从高一时班级话剧中反串饰演贾宝玉,到高二话剧节导演了年级唯一一部原创剧并获得最佳导演奖;从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华东赛区优胜,到校辩论赛半决赛和决赛的主席;从两次校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到拓展训练优秀营员……我的身影遍布了省中各个角落,用我的微笑与努力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身为班级的团支书,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支撑我向前走的支柱,同学之间的信任与关怀更是给予我无限动力。从处理班级事务中培养“心忧天下”的情怀,从“乐于奉献”中体悟“给予与得到”的真谛。
这样喜欢挑战与敢于担当的我构成了同一个追求杰出的我。

 

徐成 高三(9)班
我是徐成,高三(9)班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多次荣获校秋白奖,学习成绩综合排名一直处于班级和年级前列。
我热爱现在的学习生活。我喜欢专注地学习、钻研。我喜欢独立的思考,也愿意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中让思想碰撞。平时笔记做得详实精致,归纳总结得好,有同学需要,便随时借给他们。遇到同学请教题目,我也会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地讲解。
我尽力完成学习委员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班级发展作贡献。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科技节、演讲晨会等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多有收获。在物理“水位测量仪制作”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和小组成员团结协作,面对各种障碍和挫折,一次次探究,决不灰心,在挫折和努力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维,最后获得一等奖。
探求科学的真理,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学习的兴趣。攀登自然科学高峰,为国家、为人类服务,是我的目标,也是我学习的动力。我深知自己不是智力超群者,也没有所谓惊人的天赋,但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庸庸碌碌地度过。因此,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我深知途难路远,所以心不敢旁骛,力不敢稍懈,唯有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在茫茫学海中,我要扬帆起航,克服所有的摩擦阻力,创造最强的加速度全速前进。
 
田聃   高三(10)班
鄙人田聃,自号安平,来自高三(10)班。
高二时,我曾担任班级的理事长。学期伊始,我和两位理事共同提名,选出两名班长,并同时选出两套班委,实行班委轮值制度。我领导理事会及时对班级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各种活动的策划也都有条不紊。
我不是一个“乖学生”,在学业成绩还不错的情况下,我还是一个“古龙迷”、“金庸迷”、“明朝迷”,我也像很多同龄孩子一样痴迷于《哈利波特》。或许这只是一部童话,但我却时常梦想着挥动着手中的魔杖朝着Boggart大声喊出:ridiculous的咒语,这是一个勇者用嘲笑和胆识战胜了恐惧;我一直记得《密室》中老校长邓布利多说过的话:让我们成为哪种人,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我始终钦羡着哈利额上那道闪电形的疤痕,那告诉人们爱是最强大的魔法。
也曾春风得意,也曾步履维艰,可我一直在不停地跋涉,引用韩寒的话:“世界就像一堵墙,我们就像一只猫,我必须要在这个墙上留下我的抓痕,在此之前,我才不会把爪子对向自己。”无论是学习中的孜孜以求,还是研究性学习的不懈探索,抑或是诗歌朗诵、油画创作,尽管大都是半道出家,但无一不竭尽全力。
我想,要做一个杰出的巨人,先做一个优秀的矮子,优于内,秀于外;优于品,秀于行;优于自律,秀于内省。我一直记得培优班“启动仪式”上那段视频的最后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我坚守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生信条,所以一入人海便再不可寻,所以各位看官务必认准目标,投出宝贵的一票。

 

吕越 高三(12)班
总的来说,我不是一个杰出的人。
作为一个信息学奥赛的选手,三年间拿下了三个一等奖却始终与保送资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以NOIP2010江苏省非保送(注意是“非”。)第一名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信息学竞赛。我不想说太多关于这竞赛的结果,我承认在那几周里,因为必须面对残酷的高考,这件事带来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可是,毕竟我还是回来了。
某种程度上,如果非得说我有什么地方杰出,我相信至多只有一点,那就是一旦为自己定下了目标或对他人许下了什么承诺,必须以我最大的努力为之奋斗,无论结果如何。
信息学竞赛已经过去,只是如今想起当时为理想的一幕幕奋斗,希冀,喜悦以及不可回避的痛苦,更多的是一种快乐,其实奋斗的过程是极宝贵的。既然面对高考,就不逃避高考。高三的生活在未来也必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正如在高三年级评选时,我的海报上所说的那样:
爱生活,爱高三。
虽然我从来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可我从未停止奋斗。

 

屠钟炜 高三(12)班
在外表看来,我是一个安静随和的人,和大家相处其乐融融,在高一时被选为年级“美德少年”。虽然我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我觉得能够让他人快乐就是对我最大的礼赞。
在班里我担任副班长之职,为重大集体活动出谋划策,出台班级管理草案并付诸实施,让班级在规制下有条不紊地运作。这份责任感时刻提醒着我一种存在的意义,让我保持一份状态。
我热爱运动,尤其是一般不为人所理解的长跑。我觉得长跑是对个人意志与体质的双重修炼,是与生命与自然对话的简单途径。当1000m2000m之后那种突破死亡的快意来临时,方知天地之机巧,生命之力度,让人神醉情驰。
在高二我有一段模拟联合国的经历,代表学校奔赴“成都模联”。在慷慨陈词与激昂文字间,我掌控着“安理会”的会议方向,我也看到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我想去改变。
高中三年中,我更近地接触到了这个社会。高一关于常州BRT的课题,高二关于文革的研究,以及寒假与志愿者帮长途车站春运时疏导旅客,去工厂当烧结工人,都成了我高中成熟的一章。
我热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科实力较均衡。数学竞赛省三等奖的失利并没有浇灭我对数学的热爱;身为化学竞赛业余选手,我走入化学省二等奖;英语是我的最爱,小学时被英语老师从奥数班“骗”走,从此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理化是最有趣味性的,作为生活的调剂。
This is me, I think.

 

仇忆宁 高三(13)班
第二次参加杰出学生的评选,内心比去年平静得多了。作为高三的学生,如今的生活中前途和大学的气氛越发的浓烈,面对这样的评选,我们能做的只有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以13班人的身份站在这里,当然,也是以13班班长的身份站在这里,我想我所面对的不仅是自己的成败。我从来都不是最优秀的,我的身后一大批神一般的人物蛰伏着、休憩着,还有一大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好孩子在努力着、等待着,我不过是用自己来展现一点点13班的精神而已。
会玩、会学习、会团结、会做梦,这是我们的气质也是我们的追求。当然,这也是我的理想。我排球打得不好,但是我喜欢;我成绩拿不到第一,但是我努力;我为了这个班哭为了这个班笑,我想这很值得;我努力地梦想着美好的未来,我的大学我的人生我的规划,这给了我十足的动力。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让大家在人堆里记住我。幸好我还不至于默默无闻到完全没有人认识。假如一个月前关于北大实荐的落选让我成为了一片顽强的绿叶的话,我相信,我总有成为主角的一天。到时再记住我吧,但愿。

 

杨宽 高三(13)班 
爱coding,爱数学,爱生活,爱学习。我是杨宽。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坚持不一定就是胜利,但它让我显得与众不同。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我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努力诠释着对杰出的追求。
我因为一个偶然的巧合和信息学竞赛结缘,从此学科竞赛带领我走进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在课余时间内的认真钻研终于使我在信息学联赛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可惜高二的省队选拔,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败,但是我并未对自己灰心失望,又对数学和化学竞赛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努力。终于在九月初的化学竞赛中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随后在十月中旬举行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以常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保送资格。
竞赛和学习并不能是我的全部,我在其他活动中的表现同样出色。高二的年级辩论中,我因为在第一轮比赛的观众提问环节中提出了一个精彩的问题而被选进班级辩论小组,作为辩手参与了后两轮的辩论;我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担任了组长的职务,分配任务、撰写报告,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包含了我一丝不苟的努力。除此以外,校外的活动我也积极参与,例如我曾经在亚太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参与了闭幕式的策划和节目表演。这些一点一滴的经历,构成一个追求杰出的我,一个愿意为了自己梦想执着奋斗、一个希望能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我。
生命不息,追梦不止。
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也衷心感谢你的阅读,希望你能投我一票。

 

路绮 高三体育班
 
拿起笔,突然又觉得无处下笔了,介绍自己真不容易,夸自己则更难。
总的来说,我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活泼开朗,豁达乐观……听到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杰出学生评选的目的不是评出谁最杰出,而是在评选过程中找寻、发现那些杰出的品质。我十分赞同这个说法。既然如此,我就写些有特色的,比如我的训练。如果同学们能从中发现一点杰出的品质,就再好不过了。
今天,20101223日,训练的情况与往日不同。感谢昨天的力量训练,让我一改往日的行动自如;让我大腿酸痛得难以坐立,行走;让我以龇牙咧嘴面对今天的六个三百米。或许我是第一次在肌肉反应如此强烈的情况下进行强度训练吧。才刚热身就已双腿发软,颤抖,下蹲时酸痛难忍,直冒冷汗,何况是接下来的……然而我只能坚持,责任感驱使我必须向前,尽管每跨一步,都有跌倒的风险。是的,今天的风也特别“险”,它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迎面“杀”来,让我产生了倒退的错觉。我被狂风裹挟着,精疲力竭的拖着两条“残”腿进行减速的冲刺。终于到了,我却在终点跪了下来,不是屈服,而是双腿已无法支撑。我感到我的眼眶湿了。我从没想过我会在训练时流泪。是害怕吗?是痛苦吗?是示弱吗?都不是。可能只是一种本能。然而我必须保持镇静,没有理由。我颤巍巍地站起,面对污浊的狂风,深呼吸。我会哭吗?我情愿说那是风里的沙子迷了我的眼睛。风又怎么奈何的了我?事实上,我的眼泪最终未流下来,它随风蒸发了。
班主任这样评价我——如钢般的柔弱女孩。开始我还觉得过于夸张,而现在我能勇敢的说:“对,那就是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