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在相遇中最美的是不期而遇,就好像做一个尝试的时候,最好是不知道结果,这样才能够有心去见证每个细节。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我们高一年级这次临摹大师画作的活动,既是一次美好的邂逅,又是一次精心的见证。
原以为大师都是遥不可及的,临摹也无非是画个大概。可在对原画精挑细选时的认真里,我们逐渐藏起隐约的对于自己能力的担忧和怀疑;在左看右看愣是不知道要从哪里下笔的焦灼中,我们也激发出“非要画成不可”的豪情壮志。
有时,在全神贯注地选择颜色时,忽然听老师说要下课了,于是直起身子环顾四周,同学们闷头作画的样子竟胜似鸦雀无声的自习课,没有人想走;也有时在教室里看见一副未完成的作品放在某同学桌上,一节自习课后它居然已经被有模有样的涂上了颜色,问了才知道,那位同学是放弃了做作业的时间来完成它,因为他怕光靠美术课会来不及做完。
当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大家纷纷交了作品离开。有同学兴奋的从大家临摹的作品中找出所有的《星空》——大概有七八张——然后一字排开在桌上,兴致勃勃地拍照并谓之“星空集”,空荡荡的教室里还留着几个打扫卫生的同学,听了她的话大家都笑。说实话,在几周之前,我们谁也没预料到此刻的快乐。
没错,在相遇中最美的是不期而遇,在尝试中最好的是不知道结果。也正是因为这次和大师的邂逅,我们开始试着体会来自于视觉冲击背后的生命力量,见证在历史长河中闪光的情思。原来所谓大师,并非“在水一方”的飘渺,也可以触手可及,而这一切都在要求我们:敢于尝试,别问结果,因为结果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