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节举行风筝设计、制作及放飞比赛的通知
各年级各班同学:
又到了燕子衔泥、春回大地的季节,同时也是放飞风筝的大好时机。我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传公元前190年,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有放风筝的场面。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这些说明,我国古代风筝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学们也许还记得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些都是古人描写放风筝的诗句。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的方向发展。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和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明清以后,清明时节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放风筝,在蓝天白云间摇曳翻腾,牵一线而动全身,可以舒展筋骨,改善血循状态,消除体内积热,减缓眼肌疲劳,手脑协调配合,对健脑益智、神经衰弱、颈椎病等病也大有裨益,同时在运动中还能令人精神振奋,烦闷怅惘随风筝消散于万里晴空,使人在心理上获得愉悦的调节。而如今,面对林立高楼和场地限制,已少有人进行这样的锻炼,为重拾传统民间体育和体现班级文化,经学校研究决定,拟在体育节上举行以“放飞风筝,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班级风筝设计、制作及放飞比赛,最终比赛结果将计入体育节比赛的班级总分。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和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明清以后,清明时节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放风筝,在蓝天白云间摇曳翻腾,牵一线而动全身,可以舒展筋骨,改善血循状态,消除体内积热,减缓眼肌疲劳,手脑协调配合,对健脑益智、神经衰弱、颈椎病等病也大有裨益,同时在运动中还能令人精神振奋,烦闷怅惘随风筝消散于万里晴空,使人在心理上获得愉悦的调节。而如今,面对林立高楼和场地限制,已少有人进行这样的锻炼,为重拾传统民间体育和体现班级文化,经学校研究决定,拟在体育节上举行以“放飞风筝,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班级风筝设计、制作及放飞比赛,最终比赛结果将计入体育节比赛的班级总分。
具体要求如下:
1、要有一定的原创和良好的艺术风格,体现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学校将在三个年级中选出较优秀的作品在体育节开幕式当天放飞,所以各班级要在上交作品之前结合我校田径场的特点进行试飞;
3、因时间较紧,请各班提前做好设计制作工作,并于3月25日前将作品和100字内的作品解说词(电子稿)交至体育组刘成兵老师处,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提前进行评选,不能放飞的作品不得参与评比;
4、所有作品将进行全校性的展览。
学发处 体育组
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