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万代
高屠甜田
无数次在纪录片、各种文章中了解到都江堰的情况,而今天亲身零距离接触,又有了一番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稳稳当当造福千秋万代中华子孙的水利工程,不只是个水利工程。
走过充满古典气息的南桥,凉爽的江风习习,吹乱头发,却也吹尽昨日爬山的疲倦。路旁的千手柏似乎也微笑着欢迎游客的到来。竹笼马叉围起的喷泉中摆放四根一比一仿制的铁棒,四个朝代的共同努力,继续维持都江堰的运作。
宝瓶口,江流水萦回,互相推搡着进行分流,控制了最终的总进水量。形似宝瓶,亦寓意“保平安”,表达出了都江堰百姓生活最朴实最真挚的愿望。8年时间,古代劳动人民在李冰的带领下创造了奇迹。用最原始看似最简陋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创造出了“离堆”。
不远处便是飞沙堰,用自然的力量解决了至今仍困扰各处大江大流的泥沙淤积问题。利用惯性和流体力学,再次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
乘坐观光车来到鱼嘴,“四六分流,二八分沙”精辟概括了鱼嘴的作用。丰水期和枯水期不同的分流方式使得岷江水得到充分利用,造福万代。
这传承了千余年的水利工程,也将继续传承下一个千年、万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造福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