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专题活动>>人文之旅>>2014年>>文章内容
“人文之旅2014”系列报道之六
发布时间:2014-08-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向永知

 

“人文之旅2014系列报道之六
追本溯源方能茁壮成长
    从今天开始,人文之旅脱下了轻松欢快的外衣,染上了庄严肃穆的颜色。那是一抹惊心动魄又无比阴沉的红。
    漫长的车程似乎已经在印证这是一次虔诚的朝拜。历史这个词总给一件事加上无可言喻的厚重感。尽管历史永远停留在过去,但没有人可以摆脱它的影响,因为只有历史才是现在的创造者。中国的近代历史对我们来说是影响最大的。我从历史课本里获取了那么多知识,听过历史老师那么多介绍,但总觉得那些只是系统而庞杂的概括,我探寻不到历史的细节,也从未想过看历史时只看一个人。而在韶山,我尝试了。当仰望毛主席那巨大的铜像时,我的心中只看到了关于他的故事。没有任何其他的干扰,我让主席的身影以历史的方式印在了心中。
    毛主席的事迹太多,至今受到了多少崇敬的目光,我可以想象,所以他不差我对他的这份尊敬,而他之于我的意义,则需要我好好体会了。从前,我总认为毛泽东是遥远的存在,他仅仅是一个标杆,代表了中国走过的那段岁月,取得的那份成就。可如今身在他的故乡韶山,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改变了我的想法。毛主席与现在的我们,甚至是以后的人们,都是息息相关的。他创造了新中国,他的一切努力都为未来的我们铺好了道路。他所坚持的那些信仰,他传播的那些思想,都传递到了现在,影响着现在的中国人。正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才应该去膜拜。毛泽东和他代表的一切,是我们的根,是现今中华儿女的根。这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摆脱的关系。中国人讲究根本,唯有追本溯源,想清楚我们的过去究竟是怎样的鲜血淋漓的故事,我们才能拥有根本上的勇气和坚持,去迈过现时的坎儿。我们在铜像下深鞠三躬,我不知大家那时怀着怎样的心情,但我知道自己在祈求,祈求从那伟岸身躯的面容里看到自己的过去,中国人的过去,从而在今后的路上可以大步向前,无所畏惧。
    我不说什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豪言壮志,我想我们的祖国最想看到的是每一个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可以做好自己,在人生路上少留后悔和遗憾。追本溯源后,我定将茁壮成长,让下次再到韶山面见主席时不再雷声阵阵,而是阳光恰好。




日期:85       天气:晴
景点: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橘子洲
    今天我们踏上了红色之旅,而旅行的第一站便是瞻仰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立在广场上那一座六米多高的毛主席铜像,毛主席身穿中山装,手里握着文稿,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的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下面鲜花朵朵,五颜六色,路旁耸立的松树笔直高大,像卫兵一样守护着铜像。尽管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倾盆大雨仍浇不灭大家内心对主席的景仰,敬畏。我们不顾雨水湿衣,庄严肃穆向主席像三鞠躬,缓缓地绕主席像一周。
接着,我们顺着那布满荷花的池塘来到了通往毛主席故居的长长队伍。经过半个小时的耐心等待,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毛主席故居。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屋前荷花水盈盈,背后青山绵绵,满目苍翠,确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东面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由故居正门进入,穿过几道门槛,毛主席与其父母卧室相邻,床边挂桐油灯,陈设简单、朴素大方。毛主席卧室顶楼上有开口,顺梯可上。故居陈列品中有许多是当年的旧物,书桌、衣柜、石墨、水车、蓑衣、斗笠,都曾留下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就像一本本书,诉说着当年和主人的朝夕相处、患难与共。
    随后,我们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它坐落在花明楼区花明乡炭自冲。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后面是一座低山,整个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故居土砖墙壁,屋顶为半草半瓦,是一座当地典型的农舍建筑。 我们随后又一一参观了纪念馆,更近一步地了解了刘少奇传奇却又悲情的一生,也使我们更加崇敬这位革命先辈
    最后,我们来到了橘子洲头,它有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湘江大桥横跨其上,湘江两岸高楼耸立,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
    我们沿着河道漫步,只见清澈的江水从西到东缓缓流过,山、水、洲、城融为一体,山和城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流动的画。有诗人写了这样一首赞美湘江的诗: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
    我们边走边欣赏橘子洲上的风光,不一会儿来到了青年毛泽东的巨型雕塑像,雕塑是用花冈岩雕成的,通过逼真细腻的表情刻画,雕塑展现出一个在橘子洲头沉思的毛泽东,表现青年毛泽东的“心忧天下”;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
    夜晚,我们结伴来到长沙最繁华的步行街—黄兴路步行街。在这里,我们大饱口福,品尝了糖油粑粑,臭豆腐等一系列湖南特色小吃。
    明天就是此次人文之旅的最后一天了,内心有期待,更多的是不舍。从自然景观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再到完全的人文景观,我们这一路走得累,却走得值。以后回忆起和这么多人走过的这段路,我们会为这次青春的历练微笑吧。
 
旅行日记(5  5    宋庆慧
日期:8.5    天气:太阳雨
景点: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
      橘子洲头
    今天是旅行第五天,整个人因为前几天的爬山戏水已经毫无生机,最令人留恋竟然是大巴上时光,真是既缓解疲劳,又慰藉心灵,而且一片和谐(Zzz)。带着这样的劳累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纪念伟人之旅。
    第一站是位于韶山,占地5200平方米的毛泽东纪念馆,步行数百步,一座宏伟的铜像就伫立在眼前,身着中山装,双手握着文稿,面带微笑而又作沉思状,正视前方,再现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大多数人都知道主席五回韶山,这座栩栩如生的铜像便是他的第六次回归。1993年的那天,湖南人民带着肃穆与悲伤祭奠了这位开国元勋。
    之前在车上,我们从导游那得知主席的家事,他的亲人,同他一样坚持着革命事业,一个个都牺牲了,都说孤独使人强大,尤其是带着所爱之人的遗志。不论其晚年的错举,这依旧是一位独一无二的伟人。
    阳光格外地热烈,灼烧大地,让人无法抬头直视一切。我们怀着尊敬向铜像三鞠躬。太过直白的天气不禁让人口吐抱怨。然后,=_=然后老天就很给面子地下雨了。总是这是不尽如人意。只能掏出手机,周围的一切都黯淡了。
    阳光再次热烈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国第一洲-橘子洲头,这是主席情有独钟的美景。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同学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国事。后来每次回湖南也都会来此处徜徉。可是!在我们徒步旅行了一小时后,心中只剩苦和泪,幡然醒悟,美景早已错过。(为何不坐小火车T^T
    旅行将接近尾声,这几天不知道抱怨过多少次不如在家中享受空调网络,旅行的意义突然在此刻升起,任何图文资料、导游介绍都无法代替亲临其境的感受,或喜悦或痛苦,便在心中画下了那一年的自己。
   躬行甚于一切。年轻的我们还是该常去看看,去走走,让心在路上漫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