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清晨,迎着些许阳光,我们踏上了庐山之行最后一天的征程。
我们的心情就像和一个相见恨晚的老朋友道别一样,有些欣喜,又有些不舍。
先至锁江楼,傲然屹立,高耸蓝天。至楼顶,远眺长江江面。“楼锁江天阔,塔影庐峰高。”远见九江长江大桥横跨长江两岸,水天一色,拂过滔滔江水,一望无际。楼旁是文峰塔,为青色厚砖砌成,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古色古香。登上塔顶拱门,只见匡庐巍巍,楚天浩浩,长江滔滔,浔城丽丽,正如古人和其衷诗云:"望中吴楚穷千里,楼下波涛聚九江"。
次至浔阳楼,其因《水浒传》中宋江在此题反诗而闻名天下。进入一楼大厅,两壁镶嵌大幅瓷画,画面栩栩如生,尽数当年事迹。大厅正前方陈列一百单八将人物瓷像,聚于忠义堂,惟妙惟肖,宛若真人。
上至二楼,即为宋江题反诗处。登楼远眺,满目江水滔滔,浩浩汤汤,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令人豪气顿生。真想品一品宋公明所饮的“蓝桥风月”,学一学苏东坡的旷达自适,把酒临风,挥毫泼墨。
最后我们来到了九八抗洪广场。进入陈列厅,一幅幅历史图片牵动着我们的心,我相信也牵动了亿万来访的中国人的心。无数的决心书、挑战书,及振奋人心的抗洪歌,让我看到了人们永恒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一种与灾难斗争到底的精神,并藉此终获胜利。险势之下,人性之间,又见天明。
湍急的江水中险象环生,江边矗立无数楼阁,更有庄严肃穆的抗洪广场。穿三地而观,天明乍现,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