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专题活动>>人文之旅>>2013年>>文章内容
[原创]荒凉
发布时间:2013-08-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三(2)班 沈喆琳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叩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竟有如此一绝,还因此与李渤、郦道元、苏轼等人结缘而名动天下。

石钟山,其形如钟抑或是其因如钟,在我看来,都不重要。我来到这儿,只为踏寻东坡先生的足迹。

我原以为,石作钟鸣引来苏轼这样的文豪,必定游人如潮,然而走进山中,才发现这儿的游客并没有想象中的多。起初我还有些惋惜,可越往深处走,我便暗自庆幸起来。

石钟山上有一处园林,亭台水榭,曲径通幽。正因为游客不多,我渐渐行至无人之处,更觉分外静谧,仿佛置身于百年沧桑之中,园中石桌石凳已落满尘埃,小径还留有不曾扫过的落叶,石桥之下已无流水潺潺,假山上的题字已开始斑驳,而不远处的石阶也染上尘埃……这一处很荒凉,可荒凉才是它应有的模样,不是吗?

荒凉,是历史的车轮碾过之后留下的印迹,写满沧桑。

想起之前去的花径、白鹿洞书院等地,其中不少地方早已修葺一新,甚至拆除重建,以便游人入内游玩。可是,现代人造的古建筑真正的意义又有多大呢?属于历史的沧桑被生生剥离,它不过是一栋造旧的现代建筑。

我宁愿远远地看着有些荒凉的院子,自己想象着,有一位白衣儒士,在此击石而歌,远处有一二童仆手执扫帚,轻轻扫着落叶,偶有花瓣落入微凉的香茗之中,他轻轻捧起茶杯,一饮而尽……

荒凉,唯有荒凉才是历史不堪承受之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