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月6日下午6点20分走出常州北站,再一次近距离地嗅到这家乡熟悉的气息,是那样得亲切,纵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留恋着这一趟美好的旅程,但它终究还是走到了终点。都说,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消逝,果然是这样。但我相信,时间是无法终结一切的,这七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刻在我们二十六位同学和黄荣平、周丽、施亚俊三位带队老师的记忆之中,永不磨灭,它会成为无数年后,已经踏上社会的我们对高中生活最后一个暑假最美回忆。
今天在火车上的时候,施老师还提起武汉的那位蔡导,他的形象和渊博的知识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记得初见他时,他的自我介绍,“我姓蔡,蔡国庆的蔡,我叫蔡文……”最后一个字我们没有听清,但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蔡文姬,这么想,也就这么记了,反倒是他的真名没有去深究;我还记得他最经典的动作就是将左手弯在胸前,微微翘起兰花指,将一个小提包挂在手腕上,一边走一边回头,侃侃而谈,介绍着湖北的一切。他的存在给我们三天半的湖北之旅带来了不少乐趣,也许许多年后,我们的脑海中还能模糊地记着这位湖北导游,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知识广博。
忘不了两日武当行,并非是景色让人沉醉难醒,相比之下,似乎是那绕人的盘山公路尤为难忘。都说“这里的山路十八弯”,但我看,就是十八弯,也难以形容这陡峭的盘山公路。我们好些同学一路晃一路晕,等好不容易到达了景点,那脚下似乎都要站不稳了,多半也就没了心思再去赏景。不过,这样的体验在城市里却是少有的,能难得经历一次,倒也值了,足够我们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我在这趟山路的折磨中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关爱,别看平日里大家玩笑打闹,甚至闹个别扭吵个架,但真正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的,递水的,买药的,送上关心的,都不少。这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省中人应该做到的,只有团结友爱,拥有集体意识,一个团队才会有凝聚力,一个集体才能在大家的支持中走得更远。
要说最开心的,那自然是每天晚上回到酒店之后的日子,大家忙忙碌碌,有写报道写文章的,有忙着更新自己博客人人的,有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的,每一晚不忙到十二点过后是绝不肯轻易休息的。已经进入高三的我们,今后或许再没有这样开心自由的日子了,所以大家分外珍惜同学们能聚在一起而不轻谈学习的时光。原来,步入高三的我们,依旧可以很开心,我们这样对自己说。
我没有刻意地去强调这一次行程中景色有多么美,去的地方有多么让人留恋,我想,再美的景色也比不过人心的美,有什么比我们这三十个人在一起,心心相惜,互帮互助,真诚对待地度过这七天更加美丽呢?
看着合影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笑脸,看着每一张照片记录下我们这一路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的定格,告诉我们,我们来过这里,我们,一起来过这里。它们会是我们这次湘楚文化之旅永恒的见证,它们也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次,我们的成功。
我们人文之旅的旅程已经走完,但我们的学业生涯没有走完,我们漫长的人生路更加没有走完,人文之旅的终点,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七天的旅程,只是我们生涯中小小的停靠站,如今我们又要重新上路,重新去领略人生这辆快速行驶的列车旁不同的风景。
人文之旅,一次教会了我们许多,给我们带来许多留下许多的特殊旅行,这些记忆,这些经历都会成为我们今后的路途中宝贵的经验。
已经步入高三的我们,和新高二的学弟学妹们,也应该把这次人文之旅中的团结,乐观,坚定,执着带到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追逐梦想,追求卓越,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并升华人文之旅留下的精神品质,为自己高中剩下的日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到,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就像我们这次的旅途。
身为学姐的我,在最后也祝福明年,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将人文之旅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接过我们手中的接力棒,将省中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祝愿。
精神不灭,路就没有终点。
相信自己,我们一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