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专题活动>>瞭望科学夏令营>>文章内容
【上海交大班】2010年“瞭望科学”夏令营活动(5)
发布时间:2010-08-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李一涛
 
今天是做实验的第一天。从来没有听过的专业术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所拥有的知识是多么少。但是仔细听教授讲解,也是可以听懂并且很好地完成实验。从来没有体会过自身渺小的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勤能补拙。
交大校园早已参观过,但是凌空而降的大暴雨给无聊的车上旅行带来了新鲜感。雨后闷热的天,光芒刺眼的太阳,还有水泥地上遍布的死蚯蚓,以及散发出浓烈机油味和热浪的机械,做学问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可以演示的模型,形象地解释了常用小家电的工作原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说创新,没有兴趣是绝对做不到的。
我还领略到印杰教授的风趣幽默与他的一口上海话。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等于创造。
 
曾建康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有史以来踏入的第一所大学,一直以来,虽然我认为大学的确很“辽阔”,但真的身在其中,方才感受到宏大的气势所带来的喜悦与痛苦。
面积五千亩,骇人,处处绿树掩映,河旁绿丝条随风摆舞,园林式学校,空气中透着人文气息。经纬路纵横,红绿灯闪烁,斑马线上行人过。汽车、自行车道泾渭分明,如隐者入世,彰显繁华中蕴含沉静的厚度。处闹市,格物致远,虽炎炎,犹心境淡然。
在大学,实验为家常便饭。第一次接触静物全息影像,显得生涩笨拙,且说听不懂教授的孜孜讲解,更让人气恼的是实验成功凭的不止是技术还有人品,或者光路差调节时差不多,光强度比也没什么大问题,偏偏曝光时间显影,定影操作稍不仔细,因一时兴奋而心急,就甭想看见3D “骏马”,只能在HeNe激光器的光芒下只见一团黑影,幸运的或许会看到指肚上的螺旋圈。高中不可能提供那么多优异的实验环境,就在大学里练练手把!
 
陈渊
夏令营第一天,新生的一天,上海交大的夏日校园里充满着活跃的气息。太阳渐渐升起,见证我们的黎明。
开营仪式上,丁校长的一席发言,使我激情澎湃,半天的校园参观,令我遐思飞扬。整洁的校园,明亮的殿堂,习习暖风带来丝丝凉意,交错相通的巷陌把我们引入未知的大门。
物理实验,小试牛刀。小实验显出大现象,小道理摆着大学问。虽被困惑缠,仍为士争先。
 
翟迪
86晚上6:30,我在交大的生科楼进行了本次夏令营我的第一次实验探究。
这次的实验听起来内容很简单——用平板(也就是和培养皿一样的东西)培养菌落,而菌落又是通过曝气引入的,但这毕竟是我用平板进行的第一次实验。刚做就遇到了难题——用电炉加热锥形瓶中的PDA培养液时要不要打开塞子?打开塞子,在加热时就会有菌种引入培养液中,此后的无菌操作等于徒劳,不开塞子,又怕内部气体膨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组的同学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但仍得不出,直到老师告诉我们,加热PDA时不用打开塞子。
结论出来了,只是原因还不知道,这让我做实验是忐忑不安。后来,我们发现:锥形瓶的塞子与普通试管的塞子不同,是软质的,易变形,但极不易从瓶口内增大的气压迸出。懂了这个原理后,我的实验一步步走向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