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专题活动>>瞭望科学夏令营>>文章内容
【上海交大班】2010年“瞭望科学”夏令营活动(4)
发布时间:2010-08-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周旖忞
 
    来上海交大的第一天,并无想象中的忙忙碌碌,而是半游览般地参观了这个陌生的校园,一路经过辉煌的校史展示厅,先进的模型展示区、领先的电工电子实验室以及风景如画的思源湖,我将它们一一收录我的相机,而真正被我收入心中的,则是它的文化荟萃地——图书馆。
进入图书馆的第一感觉是气势恢宏,从下向上看可直达顶棚,一派大将之风,走上二楼廊梯,便能感受到它的精致,俯视如交大校徽的咨询台充分利用空间的文化展示走廊,以及随处可见的交大学子,让我们再惊叹它设计精巧的同时,更深深佩服这里深深的文化底蕴。第三重感受是无比的人性化,从舒适的转角沙发,到可以改变结构同时充当桌和椅的装置,无不体现了交大对学子的尊重和周到服务。
由于时间不巧,我们只看了图书馆的一个片区,但是听志愿者介绍说,这里不同片区都是既有相关联,又有差异的风格,这更让这个图书馆增添了一份神秘,也让我对它以及交大拥有更多的期待。
 
马亦欣
 
在交大的第一天,在一片哀怨声中圆满落幕。忽略一些不愉快的细节,这一天总体来说给我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
隔着车窗游览交大校园,由衷地羡慕交大学生,有时还会恬不知耻地自我幻想一下,如果自己能以本校学子的身份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交大土地上的情形。置身交大校史馆中,面对交大跨越两个世纪的光辉历史而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源远流长,袭卷入交大历尽烽火硝烟、凤起云涌却历史弥新、独树一帜的强大气场中欲罢不能。
饮水思源,海纳百川,敢为人先,与时俱进,我深深崇拜起这所百年学府的胸襟与气魄!
谈齐峰
 
今天是来到交大学习生活的第一天,之前到过清华、北大参观,但总觉得交大带给我的震撼更大。整洁的校区,优美的环境,干净的餐厅……每到一处,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午上海交大的历史介绍,更是让我深刻理解了这所百年名校的光辉历程及无限美好的未来是由数代优秀的芊芊学子为之奋斗、献身才创造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著名艺术家李叔同……都是从交大走出来的,这些交大人独特的气质和非凡的才华深深震撼着我。后来还去参观了许多实验室和成果展,也让我领略了交大为培养顶尖人才的付出和回报。交大现在成了我的理想,不管将来是否会来到交大,但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王元开
 
来了这里才发现,大学和高中的教育确有天壤之别。
第一,大学的教育更加着重于学生的自主性。在讲解中和课堂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停下讲课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如管理纪律,其中一个老师讲得话让我记忆犹新“大学里还来管你,其实是害了你,如果你连这点自主意识都没有,走到工作岗位上就更加没有人会去管你了”。确实是,如果在大学里或上大学前连这点都无法做到的话,那今后又该如何踏上社会?
第二,大学的教程偏向于实践类,不再象中学时一样仅仅限于书本和题目之间,大学的实验室和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的过程。
确实能在高中时到大学参观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黄星月
 
第一次正式的物理实验,我就“败得”很惨。
归根究底,源于我并不严谨的实验态度。
全息摄影,三人合作。
疏漏处一: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动手前无明确的方案、目的、手段。导线、光路差太大,光线夹角也不符合实验要求。本应先在心里规划好的。
疏漏处二:读数、计算不严密。大家普遍采用口算且约等于式不精确计算法,使实验误差过大。
疏漏处三: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各次理论分析无法获得预期的结果。
尽管实验失败了,但大家享受到合作与动手操作的乐趣。
 
 
 
今天一天总体上比较顺利,玩得比较开心,也感受到了同伴的喜悦。
上午主要是领导对开营仪式的颁牌,我听着却从中感受到了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此刻在交大的校园里,体验着大学生的生活,将要进行着思维火花的比拼,感觉我们正慢慢地从一个高中走向大学式的探究。
下午再参观校园中,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同学之间的合作、鼓励,参观的馆点虽然不是很多,我们却格外地累,可是同学们相互鼓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下午的时光。记得是在图书馆参观时,看到大学生们在专心致志地读着书,查找资料,心里油生敬佩之情,不由得引发感想:我们在中学里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也许大学的这种饮水思源、专心致志的精神是我今后的行为准则。只有静下心来,读点书,才是一个学生的本分。后来去了物理研究所,其中一位老师说得好“这些小器件,原理很简单,但你要学会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发现的确是宝贵的品质,同时对这些高科技的领悟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现在的渺小。
最让人舒心的晚上的实验过程,过程轻松愉快,在与同伴的共同合作中完成了任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