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上课!”
我从来不喜欢在谈起丁老师首先提到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物理学会会员。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向来以淡定著称,从不在全班同学面前刻意表扬谁谁谁,也不当众批评谁。班级平均分高了,他会说:“优势不大。”平均分低了,会说:“下一阶段,要多花一点功夫。”有种说法,淡定也是种实力。的确,丁老师在某种意义上完全符合这个臆测,那就是丁老师很淡定,也极具实力。至于先淡定还是先有实力,这里先不作分析。在丁老师走进教室到开始上课中间大约有几十秒,那他在干什么呢?挑粉笔。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丁老师从来不在上课时把手放进粉笔盒中“鼓捣”一阵儿,而是不断地从手中取。丁老师的境界已经知道上课要用几种粉笔了。
高一下半学期的某个星期二的晚上,高一(11)班的教室中三三两两地坐着七八个人,那么其他人呢?回家?上竞赛课?逃课?非也非也。那些同学都在上丁岳林老师的“预习指导课”,按理说那叫“补差”,可丁老师的气场却把我班中等、中上甚至顶尖高手都吸引了进去。这件事曾一度被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程老师听到,他不禁发出感叹:“人格魅力啊。”那天我们班加上高一(14)班共60余人参加预习指导课,最后到场的我还不得已从隔壁教室搬了椅子才得以在最后一排“苟且偷生”。
平时的丁老师还喜欢“逗你玩儿”。偶尔会说出一些诸如“做出来加十分”、“写出来加五分”的话。看出漏洞了没?他没说加哪儿!但无论哪个同学获得了诸如此类的“奖励”都不会与之太过较真。毕竟,在解题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远不止这“十分”,还拥有了思维的角度、解题的方法、做法的规范等等,不是吗?
我们在求学的路上,老丁在教学的路上,我们被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推到了一起,我们有老丁这样的好老师,丁老师有我们这样的好学生,这岂非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