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一9班 喻 雪
“我以前在东北念书时做自我介绍,现在老同学还都记得我。我说啊,在那有一片白桦林……(语文老师继续渲染氛围)。于是,见者会情不自禁感叹三个字。”(欧阳林)开学那天,当其它老师只是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唯有欧阳老师给我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欧阳老师有夸张的微笑弧度,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口才,在课堂上激动时还会“手舞足蹈”。尤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学到《赤壁赋》第二段。欧阳老师为了看出我们是否很好理解了文段情感,让同学们唱一下扣舷而歌的那首歌。同学们都不作声了,谁也不愿意成为可能具有喜剧效果的人物,过了会儿,有人推荐声音条件一流的“磁哥”。磁哥想了想,借用了《水调歌头》的音调,只是显然没有思考成熟,歌词和旋律交汇处不协调,没有唱出歌曲要表达的情感。接着,刚中带柔的胡同学自告奋勇要试一试,只见他翘起兰花指,哼着自编的曲调:“桂棹……”,“他唱太快了”,“像唱戏的,这明明是男的唱的,为什么要翘兰花指?”可惜胡同学感情融入了一些,效果还是不够好。这时,同学提议让欧阳老师试试。欧阳也不推辞,清了清嗓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声音不同如往日的宏亮,婉转动听,旋律也是随口唱的,却让人听着舒服,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没有累赘的动作,幅度不大的手势都是情感表达的需要……同学们听呆了,看呆了,有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感。这时欧阳老师继续讲课之声才将我们“唤醒”。我望了望窗外的阳光明媚,恍若隔世。
欧阳老师的感染力决不只限于课堂。他从不布置过多的作业,却有办法让你时时与语文为伴。他要求同学们每天读课外书,每天摘抄200字,刚开始大家疲于应付,可渐渐都喜欢了这份作业。对我而言,就更能体会欧阳老师的认真负责了。记得那次在办公室门口碰到欧阳老师,他问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问我能否适应,我把和初中“字字落实”的情况进行比较,欧阳老师严肃听取了我反映的情况,我想到他课堂总那么轻松的氛围,羡慕欧阳老师做事的正确转换态度。另外,我开学为止几乎所有平时练习作文都被要求重写,欧阳老师“紧迫盯人”的严谨和对作文“说长道短”的认真也激励着我,感染着我,让我更加重视语文学习。
这就是我心中最富感染力的欧阳老师,无时无刻不挥洒着他对语文教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