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4)班 钱雨杰
(2010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获保送资格)
谈学科竞赛
竞赛是一种历练,历练是一种成长。
竞赛无疑是艰苦卓绝的劳动。他需要日复一日的倾注、投入,他需要持续深入的钻研、思考。这是对脑力、体力双重的巨大考验。
竞赛无疑会带来莫大的压力。如此紧张繁忙的高中,潜心投入精力搞竞赛,是要以学业、以未来发展为筹码的,这甚至是一场赌博。
我可以选择稳稳当当地学习,像走过平坦的大道一样走过高中三年。
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崎岖坎坷的竞赛之路。哪怕摔倒,哪怕受伤,我依然义无反顾。因为我不甘于平庸地行走,不甘于顺顺当当到达山顶。即便最后我依旧失败了,我仍然收获了一路开拓进取,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浴血奋战。结果,又有何妨?
我的OI路
NOIP2010终还是结束了。蓦然回首,我竟已与信息学一同走过了三个春秋。三载朝夕相伴,我从初识他,了解他,到热爱他,感谢他。
三年前,从没有对未来做过任何合理规划的我,正在常外的教室里认真的学习。开始时错过了信息学竞赛选拔的报名,直到选拔当天,班主任随口提及时,我才了解有这桩事情。经过班主任建议,我决定一试。班主任帮我联系竞赛老师,在办公室里完成了选拔卷。07年末,我正式开始了信息学的学习。
起初并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在竞赛上,只是正常地参加学校的集训。暑假,碰到英语培训班与OI集训的冲突,我也选择了放弃集训。可是当时搜索章节没有学到,八年级一开学,明显跟不上节奏,各种训练接连垫底。刚进教改班,成绩在班里三十多名,搞学习成绩是当务之急,竞赛被我放在了一边。很快初赛就到了,虽然并不很指望过,但还是踩线进了复赛。去一中CZOI,几乎一直垫底,偶尔还会爆零。对一等奖我从未报任何妄想,只是利用集训时间尽可能把搜索学会,回家之后仍然是认真学习文化课。期中考试完了后停课一周,然后赴镇江参加比赛。也许是上苍有心把我往OI路上引领,NOIP2008我竟然拿到了一等奖,而且是常州市八年级最高分,这真的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同时,之前的期中考试成绩一下子升到了班级第二名,又有竞赛加分,几乎没考虑过的直升貌似也已经揣在了口袋里。
结束之后,我分析了一下局势,决定好好地搞信息学竞赛。之后的冬令营、夏令营,还有常外省中的内训,都积极地参加,尽可能学到一些东西。
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好像还没有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就到了NOIP2009。这场比赛对于我其实是无压力的。从升学的角度看,我已经有了直升加分,从平时成绩来看直升也是稳稳当当的事情。不过又一想,身上的责任还是很重。常外历年比赛成绩保持在省团体第二,今年我们做主力,且不谈与南外夺第一,有义务帮常外保持这一荣誉。如果有失,是我们这一届学生的耻辱,我们也愧对老师的栽培。于是我和班主任商量,给有比赛任务的同学减轻一些作业负担,以保证足够的训练投入。11月赴淮安比赛,心态还是比较平和。最后结果也是很满意,个人继续一等奖,然后还是常州市最高分省前十(这倒是没有想到),常外的团体奖也成功保住,初中竞赛生涯可以算是圆满结束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九年级的学习负担很重,还是以学习为重。附带着参加了省选、冬令营等活动。直升和中考结束之后,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收获是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动态规划,了解了更多常用的算法数据结构。
NOIP2010
很早以前决定主攻信息学竞赛之时,这场比赛的地位在我心中就已非常重要。能不能拿到保送,也许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中三年的发展。压力自然是非常大的。
初赛之前,曹老师叫我好好准备,争取直接出线。我也想系统地研究一下初赛题,不过每天作业很多,实在抽不出时间,而初赛的日期一转眼就到了。准备不充分地去参加了初赛,结果也不理想,选择题失分相当多,阅读程序题也是三年来第一次出现失分。成绩没达到市直接出线,是三年来最差。今年省控线非常高,明年需要当心,万一不到省控就玩完了。
初赛完后我申请了弹性作业政策,保证每天回家能有一个小时时间看看算法写写程序,并且争取十二点前睡觉。停课集训时,状态非常不佳,基本上方法都会,但程序老是出问题。这又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今年比赛的压力,很担心拿不到保送。一直在调整心态、稳定状态,也有了一些改观。不过到复赛前,还是不能保证每回都稳定发挥。
快比赛了。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放松、看开。我在赛前写的空间日志里这样告诉自己:只告诉自己:“淡然一点~~调控好自己的压力,发挥最佳水平。既要忘掉一切,也要清醒地看待一切,享受比赛的过程。人生总要经历,总要学会面对压力,总要学会逆流而上直面挑战;总要学会忘掉过去,开创未来。即使失败,也是人生的常态。”
复赛那天,我一如往昔平静地到了学校。准备室里,依旧轻松谈笑。很多人喝红牛,用神药,不过我没高兴尝试。8点,我比较放松地进了考场。
拿到题目时,也许是这些天题目做习惯了,没有很多特殊的紧张之类的感觉,还是像平常一样看完题,分析。前两题算法非常明显,第一题模拟队列,第二题简单动规。后面两题看似比较复杂。第三题感觉很像内训的一道题,但又有区别,第四题可能代码量比较大,而且仍没有想到很高效正确的算法。于是先写前两题。很顺手,总时间四十五分钟左右就写完了,自己的数据测没有问题。然后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想后面题目的算法。决定先解决第四题,先写肯定要用到的floodfill,写完之后还是没有完美算法解决,于是决定贪心。程序写完共4kb,已经算是很长了,调试很快通过,感觉十分顺利。尽管不能保证拿到多少分,但是在NOIP这么长的程序想想就算不是标算,也应该不会被封杀吧。写第三题,确定的确是一个与内训一题十分类似的算法,做最小生成树。还记得当时我用的prim爆了,一定要按边排序做kruscal。开始拍代码,用的时间也不长。自己的两组数据没有问题。
时间还剩四十分钟,吸取之前内训的教训,加紧进行测试数据。对第一第二和第四题各写了生成数据程序来拍,都没有发现问题。第三题因为生成数据很难判断答案,就没有做数据,想想做过的题目,算法也是完美算法,应该不会有问题。时间到后,交卷离场。
出考场有人问我第三题怎么写,我说是内训题,按边排序做kruscal。他叫我继续说,我就讲我的方法。讲讲突然发现我好想写程序的时候还少了一重循环,导致会出现很多的漏判,尽管算法是会的但是程序错的很厉害,非常紧张。回家睡了一觉到三点去拿成绩。
到学校时成绩还没有出来。等了一会,在评测室照片放大图像上看到了成绩:320!很惊喜。这次确实是很幸运。前两题满分,第三题仍有30分,运气算是相当不错。最后一题得了90分,也是沾了数据弱的光。于是非常定心,复测、签字、离场。
真的觉得这次比赛让我成长了不少。很成功的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拿到了我所想要的东西。这段经历,将永久成为我珍贵的回忆。也许数年之后,再回首看看,这份经历和成长带给我的,可能远比一个结果重要。
第二天参加颁奖典礼。常州今年成绩很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包揽所有项目第一。我也顺利的得到了一等奖,应该也具备了保送资格。在此感谢曹文老师和我的班主任等老师的指导和赛前心理的安慰,也感谢LQP、YK、JZJ、CS等等学长的组题和讲解。
谈谈未来
拿到保送资格,高中第一个阶段目标已经顺利达成。但是正如我文首谈及的那样,高中的竞赛路程还很漫长,这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要做的,是给自己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相信自己放手拼搏,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我以不懈怠的奋斗,来谱写高中三年的辉煌!
还是那句座右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谨以此文记NOIP2010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