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莘莘学子>>学生论坛>>思考与心声>>文章内容
陌上花开缓缓归------2010年学科竞赛选手感言
发布时间:2011-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高二(13)班   韩希之
(2010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获保送资格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
(201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
 
还记得去年竞赛小结集《不为彼岸只为海》下发时同学间的争相传看,省中2010竞赛小结却也就这么出炉了。我很喜欢“不为彼岸只为海”的标题,但这个标题势必遭到主流功利派的抨击。可谓述往事易,思来者难,为了避免用理智妄图诠释情感的徒劳,却也只能流水账般地叙述浅显的感想,实在愧对了文章的美誉。
陌上花开缓缓归,本有个古代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我却只在这里引用它的意境,却也像是对无法跟上爆炸式信息时代的一种逃避。陌上难寻,花开难觅,现在要划出这么一段闲暇时间确实困难,但其实处处陌上,处处花开,只是难有耐于乐于缓缓归的心境。竞赛初衷本是美好,但主流价值观给它蒙上了不幸的功利化的阴影,以至于在教育改革中保送资格被取消,不知省中竞赛是否还后继有人,但即使我们为自己赶上末班车而感到侥幸,也对于竞赛可能后继无人感到几分悲哀。
说到这一年,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总之交错着过完了这一年,感到时间不可抗拒的同时也有几分命运的诡谲。能在这里被要求写下这一年的小结也实在是万分地荣幸。说起参加竞赛的开始真的是十分纯粹的兴趣,其中接触数学时间最长,信息学次之,物理最短,但从喜爱角度来说真是排名不分先后。
经常有人对我说:“你为什么要搞竞赛?”倘若做出功利化的回答,他便会说:“你好功利啊。”倘若做出兴趣的回答,他便会说:“你好假啊。”或者“你好重口味啊。”诸如此类,实难两全。自己想想为什么要参加竞赛,就如开始所说“理智解释情感的徒劳”,我无法得出能使我理智信服的答案,但就这么支持着,在队伍里,在全省几万个参加竞赛的学生潮水般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参加竞赛,可以说有功利化的目的,但这远非我的初衷,不然我为何以“陌上花开缓缓归”为标题呢?况且,挤过高考独木桥,想松口气却必须浑浑噩噩上大学,然后挤工作的独木桥,实在是有几分茫然、痛苦与悲哀,这本不应该是未来社会杰出公民的模样。再者以高考为终点,难以在大学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更不要说走向社会,将一生的热情耗费在高中,耗费在自我折磨的痛苦里,实在得不偿失。但我不否认高考对于公正人才选拔的积极作用与竞赛引领人发奋的目标性作用。但在踏上竞赛这条路前,请务必想清楚你竞赛是为了什么,你希望竞赛给你带来什么,竞赛是巨大的财富——如果你掌握正确的方法。
文章千字,却未见花开,未见缓缓归,只见严酷的现实与教条般的议论,但实际上竞赛比这有趣的多,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人际上,可谓陌上处处花开,竞赛结合的科学与竞争的魅力正是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向前的不竭动力。如果说竞赛如同八十里,那么它即使辛苦,即使没有终点,路上却有无数的风景,有一路的欢声笑语,有一路的聊天笑话,最后还有伙伴的鼓励搀扶,集体的口号和旗帜——哪个不是陌上花开?这一路花开的风光,竞赛这条路也不可能一无所有。常看到有人感叹竞赛不得志,一无所获,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他究竟定义什么为所获?丰富的回忆与见识、热情而纯洁的友谊、快乐兴奋紧张的一幕幕,到人格的完整、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那一朵不是陌上花开哪一个是一无所获?
陌上花开,难有缓缓归的心境。有一个坦荡淡然的心境,无论是对竞赛还是生活,都是必需品。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回忆一旦写下不可抹去不可修改,生活体验是一生最基本,也是唯一能带走,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可以说,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先级。用自己创造的“莫须有”的痛苦抹黑自己的记忆,这又是何苦?既然生活如此美好,既然你还有生命与生活,何不去好好地体验?能给我们参与的,能给我们欣赏的,必然有它美好的地方,必然有陌上花开,从生物上也不难理解,一个物种为什么要虐待自己的个体阻碍自我的发展?话虽如此,缓缓归心境难得。佛曰:“往事如浮云。”人生只有一次,大起大落,或敌或友,也是说来就来,说散就散的。人性本善,人有创造美的本能。去体会生活,去享受生活,去发挥创造美的本能,或漫步,或奔跑,人生究竟有什么无涯的苦难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三门一等,一个保送,说来惭愧,实为运气,也有实力,但兴趣为主,方法为辅,勤奋次之。能完善自我,能率性行事,能追逐兴趣,一等保送是形式,是结果,是浮云。但如所有“竞赛小结”一样,只要怎么怎么做,就能成功,说起简单,做法确实极端苛刻不可能实现。数学上来说,如果A,那么B。倘若对于所有取值A皆为假,那么这个推理虽不可靠但也有效,所以追求结果难,追求过程易,树立正确价值观,问心无愧即可。
作为一个晦涩呆板的理科生,才疏学浅,实难完成每门700字的要求,以此为文章,实在亵渎了它花纹的美誉——所以一定要好好学文科完善自我不要步上我的后尘——但愿所有人都能陌上花开缓缓归,去欣赏竞赛,欣赏生活,欣赏人生。
 
NOIP2010小结
初中竞赛优势到高中竞赛劣势,本届信息学竞赛实在没有认真刻苦的好氛围,我也难逃始作俑者的罪名。但事情正在转变,大家也在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到OI上,这是令人欣喜的成熟的体现。就我而言,要坚持每天、每周完成分类题库,更扎实地掌握各种算法,这是第一步;然后做综合题,融会贯通,这是第二步;再实战训练,训练实战技巧,这是第三步。
对于NOIP2010而言,有收获,也有遗憾。在复赛中,虽超过保送线,但在赛场上算法分析还是非常欠缺,满分算法被我自己否定、没有加上显而易见的优化,如第二题可以省掉一维,第三题想到二分染色却错误估计了它的时间复杂度等等,可见对基础算法掌握不熟以及赛场心态失衡等缺点。第二天省选更是可以看出,例如放弃了最后一题的平方算法,第一题没加高精度,第二题没拿到应该的分数,还是题做得少,熟练度不够,比赛把握力不够,还应多加训练。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小结
数学是我参加时间最长的竞赛,现在与其割别,实在有些不舍。实际上,数学是最美的科学,是哲学里璀璨的分支。但迫于种种因素,在数学上难以投入成绩也不出众,对于这次数学联赛,从赛前培训的角度讲,应该要更充分地利用停课的时间,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应该更加系统化,还有应该充分发掘公理系统内在的和谐自洽,用美来感召兴趣。在考试方面,不能推土机式地一道一道做,应当通读,对于问题思考不要太复杂,要在能力范围内但表达一定要清楚。数学是我见过的表达最美的科学。对于做题顺序把握不当也是我的一个通病。
 
全国中学生物理联赛小结
其实我最喜欢的学科是物理。网上有一句话是说:“数学是缺少目的性的物理,化学是缺少逻辑化的物理。”这里面有一定道理,当然也有弊病。但越学越会发现物理内在的简单和谐远比人类创造的数学和化学深刻。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却和简单物理分析结果相同,深刻感受到物理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但是物理内容的丰富多彩虽然比较适合我这种三心二意的人但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有可能是初中有基础才使我这次能够侥幸进入物理联赛。这次物理联赛较为简单也给了我“可乘之机”。但毕竟没有经过实验训练,实验考核严重不过关,可见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无论如何,我的“年轻”的物理竞赛经历还是一次非常快乐的经历。
 
后记
Struggle & Enjoy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