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莘莘学子>>系列教育>>坚韧行>>文章内容
[2010年]高二(11)班坚韧行
发布时间:2010-05-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坚韧行的思考
                                                         高二(11)班 秦汉丞
韧性,就是眼看着大厦将倾而能力挽于既倒,承受重负,弯而不折。
坚韧行的意义,就是在于脚下痛觉难忍,又累又渴的时候,能够找到勇气,信心和力量继续走下去,脚底不出泡,没感觉到累在麻木,那也难以达到效果。只有在一个人将至其身体极限时爆发出了力量,那才真是刻骨铭心,并训练除了韧性。
当从横山桥向回走到暂时休息的小学时,我已明白走到最后需要控制的不是你的双腿,而是你的大脑。之后走在路上,我便感觉到,双腿只是我身体的工具,而它似乎是出了一些问题想要停下来,甚至要按摩休息,于是它不时发出酸累和疼痛的信号。但是要走完全程,那就不理会它,告诉它不停地走下去,并试着忘记疼痛,如果不行,痛就让它痛去吧。只要我的意志清醒,双腿肌肉还能收缩,那么总也一定会走下去。忍住,坚持,提升自己的极限,而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80里路,并不好走,如果你实在不想走,也不会有人逼迫你,但是当生活的80里降临时,甚至是180里,1000里,你没有选择,除了面对,还是面对。总有一些人会在某个不定的时刻击打过来,有一些人倒下了,有一些人还站着,你能经受多大的浪?多大的考验?生活以此选出了强者与弱者,生存者与淘汰者,并且在更多的时候,你没有准备。你无法推脱,甚至赌注也要被接受,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弃权,只有成功或失败。亲人的去世,天灾的降临,意外的大病,车祸等等,都是不可抗拒的事件,一旦发生,不可逆转,这是宇宙永恒的规则。考验你的韧性,到底能弯曲多少不折断,是适合作筷子还是撑杆跳杆,于是你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你能忍受多强的逆境,就和你的能力,责任,事业挂上了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这个道理。适者生存,第一个迎接黎明的人,忍受了最黑暗的时刻,而他也将在之后生活的更好。
坚韧行,其实也不只在那80里,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将一些眼前,身边的困难,难题作为其变体,到了很冷很痛很酸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够找到勇气,信心和力量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去,弯而不折,并以此为基石,跳向更高的台阶!
 
 
八十里路云和月
                                                           高二(11)班 景晟
80里路真不是说着玩的。
回来的时候听见欢迎队伍里的一位高一小朋友几乎很失望地说:“他们看起来还不错的嘛,80里也没什么啊。”我立刻两眼冒火瞪回去,硬是挤出两字:“烹之!”不过后来我又释怀了,孩子们啊,哥哥姐姐已经熬过来啦,你们等着明年慢慢享受吧。
坚韧行前一天晚上不兴奋是不可能的。尽管我的脑海里始终放映着去年高二坚韧行结束后有人被驾着或背着回来的惊悚场面,尽管我也时刻默念着80里就是操场上100圈,然而小小的激动还是悄悄地溢了出来,不过很显然,不只我,整个高二都弥漫着这种奇妙地兴奋感。可事实证明,明知好奇害死猫,可“猫们”依旧大无畏地踏上被好奇心害惨的老路了。
 
第二天刚上路时,大家兴奋不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路欢畅。太阳比我们还兴奋,拼命发光发亮;路上行人目光点点,我们倒是昂着头,神奇地迎上去,心里就只有那句“八十里路谁怕?!”然而,当好奇全部沉淀,剩下的只有等待轻轻地漂浮——等待着传说中的“某小学”出现。
某小学啊,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当我们终于看到前方有一所“潞城幼儿园”时,我们沸腾了。满满的期待使我们加快了步伐。当看到前方隐约出现一所学校,并且大门上隐约闪烁着“路城”二字时,我们几乎要相拥而泣了。然而,世事茫茫难自料,在我们即将冲向校门之时,“中学”二字如利剑一般直接戳过来了,顿时,被希望填充的气球全部被戳破了,腰酸背疼腿抽筋。好在,最终还是挪到小学了。
 
爬到山顶的时候已经11点多了。累是肯定的,总是迫不及待寻求可以坐的地方。不过到后来,哪管哪儿干净哪脏呢?逮着机会就坐下。太阳是越来越兴奋了,我们是越来越疲惫了。唉,人的体力有限啊。
跌跌撞撞上山顶,坐下后立刻开始吃,可实际上也吃不下什么了,就只想喝水,喝水。一会儿后几个女生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睡觉,我靠着杆子仰起头,细碎碎的阳光从片片树叶的缝隙中洒下来,似乎是一粒粒地掉在她们脸上,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亮的,一切都像是电影的慢镜头,那些人,那些过往,那些不断进入我们的世界的,那些悄悄离开我们的,在这一刻,那些留恋早已弥散在空气中,在每个人心中荡漾。
拍集体照的时候我突然哑然失笑,你说高中三年每年集体照都不同啊。我依旧记得那个夏天,我们第一次踏进教室,你们逆光的身影时那么耀眼明媚,而如今却只留下一点点的回忆。
人生的驿站总是这样的吧,拥有些什么,又要放下些什么。在乎的不该只是结果,应该是这身边拥有着的一切。
 
下山的时候开始感到一阵乏力。火热的太阳热情不减。同时我也发现何一涛同志的能力堪比太阳。回来的路上,前排的女生已经静默无声,只听到何一涛一直慷慨激昂的说话声,甚至我们可以当做在听说相声。他的热情果然带动了迟HH等几位,一路上人走声响,人停声还在响。
最后的2/3路程我们绝对不是用脚走的,是用毅力!!跑起来的时候我甚至听到了脚下的水泡破裂的“震耳欲聋”的响声!手也开始浮肿,耳边只有高昊旸同学在嘀咕“这坚韧行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回头看,发现顾晔星依旧面不改色地走着。其实他可以不走的,但他一直坚持着,一句埋怨也没说。我突然就感觉到,其实大家都很伟大!
无法言喻的疼痛已经让我的脚果断离开我的掌控了,它只是麻木地向前。袁燕的手伸过来拉着我,我们搀扶着,鼓励着。
 
天宁塔若隐若现着。我甚至开始怀疑或许那不是真正的天宁塔,而只是蜃景。不过此刻它到底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天宁塔就在我们心中!
“还有多远?”
“还有100米。”
100米之后。
“还有多远??”
“100米。”
“到底还有几个100米?!”
当我们数了N个100米之后,终于听见鼓声了!看到校门的那一瞬,我哪出离身体的灵魂回来了,大家激动地冲向了校门。这也直接导致高一同学看到了“他们并不累”的假象。上楼的时候,居然大家都不坐电梯了,一声吼直接爬上四楼,那一刻真是感觉力气大的能撑天!
 
回教室后,程老师问“还有谁今后会再走这80里?”
不会了,大概不会了。
高昊旸在最后终于不念叨那句“坚韧行有什么意义……”了,她总结出“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到现代交通工具发明的重要”。
我笑而不语。
我只是在想这一路,多少汗水甚至血水的流淌,每时每刻的相互关心,以及坚持下去的信念。纵然今后不会再有这单纯的80里拉练,却留下这么多可贵的回忆。甚至可以在繁忙琐事中抬起头,在漫天尘埃中微笑起来,骄傲地说一句:“我连哪80里路都熬下来了。”
 
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会在一瞬间的眼神相碰时流露出的一丝心领神会的笑意,会从嘴角一直流到心底。
 
用坚韧丈量八十里
                                                          高二(11)班 张烨
一次坚韧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至少我们知道了八十里路不好走,也知道了只要咬咬牙同样可以走完这八十里路。
坚韧行可以看成一次郊游,与其看到八十里行进的艰苦,不如多享受难得的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走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必要的,因为小到一粒石子都会给自己带来无谓的痛苦和体力的消耗。尽管自以为有还算丰富的旅行经历,尽管对八十里的艰难有心理准备,但真正上路了,才知道把单纯的走路作为目标同样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前往横山桥的前四十里路还算轻松,甚至在登顶时还有一丝兴奋,但是真正的坚韧行是最后的二十里,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更是一种意志和精神。
目标是明确的:走完这八十里路。我看到的是黄洁坚持走下去的精神,是程老师依旧默默行走的背影,是丁校长跨的比我们还大的步伐,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很平凡,但同样有意义。如果说走完八十里很轻松,那是自我安慰,但是至少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它。我们没有理由鄙视乘车的人,但我们对努力坚持的人保持一份敬意。坚韧行的困难仅仅停留在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毕竟你还看得见终点,找得到明确的方向。但更多的时候,在学习、生活中,困难并不是你经过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得了的,路要自己去找,终点同样是或近或远。
徒步八十里的痛苦会很快消失,但我们曾经走过的记忆却会历久弥新。一次拉练,走过了就是一种胜利,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就没有什么不可能。那天走到九龙时,换作平时肯定没有走回去的想法,但在那时,平时看似漫长的道路都已经微不足道。如果不是这样一个集体活动,我想单凭一个人很难走完这八十里路。什么是集体的力量,大家默默前进的步伐就告诉你,没有人阻拦你停下,但大家更希望班级精神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你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思考坚韧行的意义,但既然已经参与,就不应该中途放弃。经历过才不会后悔。这是我第一次走过的八十里路,痛苦终究是暂时的,而精神终将永恒。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去留天意。”走过了八十里,我们就有资格微笑面对,即使过程中自己满脸痛苦。“八十里,只要坚持它就不难。”
 
 
不过如此
高二(11)班顾晔星
4月30日,天朗气清,出门踏青的好日子。
早晨六点就到了学校,经过一个简短的出发仪式,我们就上路了。
从学校后门出发,一路上心情很好,有说有笑的,丝毫没有担心后面近八个小时的路程该怎么走。开头的三十几分钟,我活力无限地跑前跑后地拍照片,大家也很“配合”地东躲西闪,整支坚韧行队伍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就这样走啊走啊,不知不觉就到了潞城小学。中途除了因为找不到垃圾桶而发愁外,没有任何的困扰。当“大部队”“开入”潞城小学后时,传来了一声惊呼:“有人入侵我们学校!”接着小学教学楼的一楼和二楼就被我们“占领”了,每人找个干净的地方就坐下了,抖抖脚,捶捶腿,也有人不知疲倦地跑来跑去参观拍照。毕竟已经走了两个小时,大家都有些累了,休息了一二十分钟后,老师要求集合时,还有人不愿走,发出了几声抱怨。
接下来是在尘土飞扬的程途中的两个小时。常州的晴天总会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它那灰蒙蒙的天和灰蒙蒙的空气。我们就这样在一条烟尘弥漫的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到了横山桥。
因为以前没到过横山桥,心里总以为这个地方总该有座桥吧。结果却是,桥没有,山却有一座,却也不叫“横山”,而叫“清明山”。山下有一座“大林寺”,听名字比“少林寺”的辈分还要老,寺里有几个老和尚和小和尚,和那个著名的无限循环的故事的情节差不多。上山的路极为崎岖,恨不得让人手脚并用。上了山才发现,这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铺张报纸就地解决了午饭,伏在生了锈的双杠上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坐在上面晃了晃有些酸痛的脚,就又要下山了。
下午回程的路线不变,却因为酸痛的脚和新鲜感的缺乏令人感到乏味了许多,大家也没什么力气去聊天。要不是有邵明伟主动牺牲自己,通过撞树为大家带来些许笑料,我们恐怕会走着走着就睡着了。
然后又回到了那条灰得呛人的路上,我和其他几个人落在队伍后面无聊的数电线杆。在数到第161根时,我们又回到了潞城小学,再次占领了他们的一、二楼,却没有人再去参观了,都无力地坐在地上揉着酸痛的脚。
最后的两个小时,是在不断的忍耐和回光返照中度过的。脚走的麻木了,因此突然就又有力气跑了几步,接下来脚又开始疼起来。到学校附近时,大家疯了,要不是为了保持队形,早就冲进了学校。
一天的坚韧行就这样结束了,感觉像是打了一下午篮球。
也不过如此嘛!
 
 
 
 


高二(11)班坚韧行语录
1 疼痛,那是肯定的。与自己的梦想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
2 在路上,让目标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不迷茫,就不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3 走完之后,父母朋友都这样说:让你一个人走,你肯定走不了。
4 正如这次坚韧行,若仅仅为了目的地而走,我想,那脚上的几个水泡也太不值得了。过程中的坚持、疼痛、沿途的草莓、对某小学的渴望……让我们咀嚼不尽,其中的点点滴滴感触让我们受用一生。
——刘梦君《坚韧行后的思考》
 
垃圾车上乖巧的小狗,排排紧闭大门的商铺,睡在公园长椅上的流浪汉,越来越多匆忙的上班族,天桥下骑车而过却同样好奇张望的学生,潞城小学里的可爱精灵,一式一样的乡间小道和偶尔出现的挂着“农家乐”招牌的草莓园……高高扬起的红色班旗张扬而霸气,连同这些风景成为一路上来我脑海中最鲜明的记忆。
——周佳敏
 
来的时候因为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所以感觉不到有多辛苦。等到双脚开始有些疼痛,但是依旧没有看到希望中的小学,心情就有点沮丧了。“坚韧行”前一天的动员会上播放了一部短片,讲述了一位青年奔跑了一昼夜最终坚持取得胜利的故事。当时并没有多大的触动,直到双脚每走一步都带着隐隐的疼痛时,才体会到故事中主人翁的拼搏与坚持。24小时,那究竟需要多大的毅力呵。等到休息时脱下鞋袜,才知道脚上起了水泡。归程的艰难,不是在体力上,而是需要忍受脚部的疼痛。明知起了水泡,但仍旧要抬腿,然后踩下去。终于明白了小美人鱼化身为人之后的痛苦。不同的是,她是为了心爱的王子而在刀尖上起舞,而我们则是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
我们的长征历时虽短,路程也难和真正的长征相提并论,但那却是每个人生命中一次难以忘怀的旅程。我们不会忘记沿途的点点滴滴,因为疼痛远比欢愉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像是一群结伴而行的剑客,手中无剑,但是心中有剑。数十年磨成的一剑,终于小试锋芒。那是一把用勇气锻造而成的剑,用顽强的烈火煅烧,用拼搏的铁锤敲打,用执着的清水冷却而成。仗剑远游,豪情万丈。我们所面对的足以融化万物的烈火,是一次次新的历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群更加卓越的剑客。牢记心中的锐剑,坚强一如我们。
坚韧行,不虚行!
——姜茜《像剑客一样坚强》
 
 又是几小时过去了,但路还是那么漫长。许多人开始看手表。“应该还要走一小时吧。”有人小声嘀咕着。可是四十分钟过去了,却不见一点儿到家的迹象。“快看!天宁宝塔!”远处有一个灰色的小小的塔影。队伍有些沸腾了,前进的步伐加快许多。半小时,又过半小时,塔影捉迷藏似的若隐若现。已经不知道对自己说了几遍“要坚持”,更顾不上自己一怎样的方式在行走,心里只能想着要走回去,一定要走回去。
恍惚中又听到了敲锣打鼓声,这次是真的到终点了。当看到敞开的校门和欢迎的人群时,大家一起狂奔了过去。跨过校门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似乎获得重生。
八十里路云和月,用双脚是走不完的,要靠意志。
——陈曦《八十里路云和月》
 
回来的路上.怎叫一个煎熬?感觉自己就像是那只温水里的青蛙,感觉到体力的透支无奈挣扎,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一步步,灌了铅似的脚酸胀无力,多少次萌生出退却上车的念头,但一看周围同学虽痛苦但却坚毅的神情,再多的胆怯懦弱也得靠边站!“豁出去了,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走完80里现在不照样能活蹦乱跳的吗?别人行,我当然也可以。燃烧吧,小宇宙!80里,小case啦!”虽然最后这句话说得有点心虚,但我还是这样自我激励着,仿佛真的不存在任何障碍般轻松。
……
后来才发现,原来天宁寺的宝塔亲切得让我想落泪。学校还特意营造出激情的氛围,找了高一的小同学夹道欢迎。为了回报这份热情,我还故意走得很轻盈,装出一派洒脱之相,现在想来,自己真是有趣。罢了罢了,最后还是想由衷地感慨一下:“能走下来,真好!”
——袁燕
 
走完八十里回到教室,想着那走了十个小时的人是我吗?我是靠什么走完了这段路的?想着想着抬头望见了班上正在谈笑的同学,心里豁然开朗:对了,就是你们。平日里的学习与同学们的关系有竞争也有合作,但竞争却更多一些。而这一次的八十里,不拼速度,同学们之间只是单纯的合作与相互帮助、鼓励。坐在那里想着:一个人走八十里可不可能走得下来?认为自己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定会半途而废。当身边的人们从刚开始的谈笑风生到最后时刻的眉头紧蹙,自己的状态一刻不如一刻,可身体上的疼痛并没有迫使我们做出精神上的放弃,无论如何痛苦,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在无声地告诉自己:我们在这里。这种集体的力量在路程的最后一段支持着我,经历过,才会对那种路途中的疲劳和疼痛有更深的理解,才会对身边咬牙坚持的同学感到敬佩,才会对某些局外人的无理取闹感到气愤不已。
——周奇
 
温暖的团队,我感受到了。我走得慢,王晨关心地帮我拿下背包中的铁水壶,上山时在我身后帮我托一把包,我万分感激,我真得很想叫她一声姐姐“C姐”;昊把过敏的腿挠破了,依然风趣地鼓励周围的人,把坚韧比作是“左脚歇一下,迈右脚,右脚歇一下,抬左脚”;晟姐姐用《萌芽》把昊变成了文艺青年,支持她走了不少路;一路有何一涛的冷笑话与幽默小品相伴,周围的人转移了部分注意力,走了不少路;途中还能听到CMC没调但有节奏的歌声,大家忍不住跟着他的节奏走路,力气好像慢慢恢复了;路上轮到教主袁燕和院长秦爽扛大旗,在人群中爆出善意的、得意的笑;秦爽细心地带上了报纸,我们在山上无处落脚时不禁钦佩:院长的思维就跟别人别人不一样啊;驴子有意接过CMC作业超人的名号,甚至带了化学卷子走坚韧行,昊就小小地借了几张以供私用;顾梦瑜也来了,尽管她即将与我们别离,可在坚韧行中,她还是我们的一员,那个堪比人间四月天的才女,给我们留下最纯真最朴实的回忆……感谢这个温暖的团队,感谢你们大家!
坚韧的精神,我被震撼了。据可靠消息,顾完全可以不参加拉练,但是她还是用坚硬的脚板走完了80里;霸气的飚哥尽管早晨还在车上吃早饭,但上午开始,他以副王者归来的气势走完了80里,很让人钦佩;黄洁一开始就被头痛困扰,但她不顾程老师的劝说,仍坚强地走完全程,她说她脚底已长满泡了,一步万疼。但我知道那蹙着眉沉默的黄洁,依然是最坚强的人;周泽奕也真的很让人感动,他是鼓队的,完全可以坐收容车先去学校,可鼓队中有5个男生在烈日下用近乎小跑的速度跑回了学校,毒辣的阳光下,一定是5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有的人都在坚持,想用这样炼狱般的历练,锻造出一个个坚韧的灵魂。
——薛鸿究
 
如果不是大家一起走,如果不是大家一路相伴,也许在最后的一程我会半途而废。大家的坚持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我由此想到,其实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和团队激励。最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默默坚持,但如果能够亮出嗓子,吼出口号吼出歌,无论是对于缓解身体上的痛苦还是激励士气,都有巨大的帮助。之前学校让各班确定口号,确定班旗,确定标语并沿途张贴,就是希望用精神的力量给我们助一臂之力。可惜,在坚韧行过程中,大概是因为有些害羞,没有哪个班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这大概是本次坚韧行的不足之处。
——贾宇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