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一大早,信息组的薛莺老师和施丹萍老师前往天一中学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省天一中学主办的“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经验与案例”成果展示与主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主要探讨新时代新理念新课标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总结各地在“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方面的教学经验与案例。
所见所闻:
上午江苏省技术类课程基地联盟学校教师教学展示、江苏省技术类课程基地联盟学校学生技术实践活动展示、天一科学院耗材超市展示、天一中学第三代通用技术教室《天一科学院STEM创客空间》设计方案展示(2000平方米,含半成品库柜、创客区、设计区、现代技术加工区、耗材超市)同步进行。基于数据认识电路解决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利用《面包板电子制作》配套资源进行实验。开源编程学工程之水箱水位控制,教师步步引导,设计程序,学生自己实现,并且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真实的设备。学生技术实践活动也很丰富,比如STEM机械小车总决赛,学生自制小车,小车的所有构造各不相同,决赛的组织者也均是学生,由学生计时、计分,安排赛事。很多学生带着自制小车,在赛道上尝试一次又一次,比赛紧张又富有乐趣,学生乐在其中。比较遗憾的是,耗材超市没看到,标注的地点实为烹饪教室。




下午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中国中心主任顾建军做《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深度解读什么是真实世界,即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技术问题、真实的过程、真实的任务、真实的价值、真实的成果。以大过程、大观念、大综合、大领域、跨学科的方式,评价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基础人格、基本技能,真做、实做通用技术课程。
《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经验与案例》论坛,有工程院院士、科技专家、技术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代表、案例校代表参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于慧颖提出要宣传队伍自信。浙江省通用技术教研员,博士管光海提出高中技术课程的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希望大学教授多关注。高中技术课程有利于工程思维的培养,培养工科人才。清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教授洪亮提出高中技术社会认识要有过程,内部人需努力,形成完整生态、闭环。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中学教师沈茂德提出通用技术课程需要突破思维、大胆改革,建设基础教室资源。

所思所感:
通用技术课程涉及范围很广,除了必修1《设计的一般过程》、必修2《结构、系统、控制》,还可以开设《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工程与技术》、《家政与烹饪》、《布艺与编制》、《模型制作》……使参与者可以“学中做”,通过系列化的真实项目研究,实现人人会一门技术。而且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铺垫,使学生提前了解专业领域,对大学及专业做出较正确的选择。
配套的创新实验室的内饰也很重要,除了必备的硬件设备、软件和人文也可以关注。天一中学多个教室的墙面装饰有该技术的发展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介绍,是不错的人文熏陶。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校领导的支持。但是更关键的是老师自己,不能只等,要主要要,尊重学科发展。学生需要交换思维、需要创新,通用技术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