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教育,被公认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宗旨,应如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带着对英国教育的美好憧憬,我登上了飞往大不列颠的航班,去完成为期3周的培训和考察活动。
在江苏省教育厅和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的精心安排下, 在英国的这21天的培训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不仅让我们深度接触英国教育一线,还让我们对英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听”在英国苏曼中心
本次培训的主要形式就是在苏曼中心听来自不同学校的教授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我们充分了解了英国教育的过去和现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英国的学校系统是在中央政府的统辖下,由Schools(学校)、Examination Boards(考试委员会)和School Inspection(学校检查)三部分组成。其中学校又分成Independent / Private(独立/私校)、Local Authority Schools(地方政府学校)、Academies(特色专科学院)、Free Schools(自主学校)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私立学校的自主性比较大,可自设课程和招生政策,无干扰,在校人数占全英受教育人数的7%,但学费比较昂贵;地方政府学校通过地方当局获取政府资金(学生免费),但必须遵循英国国家课程大纲、公布年度教学业绩、严格的检验制度、招生权力受限、必须遵循国家薪酬结构,所以学校的自主权很有限;专业特色学校于2005年推出,从弱势学校创建,不受地方政府控制,但目前仍由地方政府筹资,设置课程自由度更大,教师工资和工作条件有更大自由度,但必须发布年度业绩表现,必须接受严格教学检验制度;自主学校于2012年9月开办第一所,政府直接资助(学生不收费),学校由有兴趣的家长和志愿组织组建,课程设置自由度更大,教师工资和工作条件有更大的自由,但必须发布年度业绩表现,必须严格接受教学检验制度。学校的检查制度也是很严格的,所有公立学校都将被定期检查,主要从成就、教学、行为与安全、领导与管理和整体效益等方面展开检查。
二、“看”在英国中小学
培训期间,我们小组被安排去了两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参观学习,一所是曼彻斯特市区的公立学校(DROYLSDEN Academy),另一所是位于市郊的私立学校(Oldham Hulme Grammar Schools)。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感觉最好的就是他们的课程设置的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课都有,语言、戏剧、美术、乐器、缝纫、烹饪、编织、科学、体育、种植等等,他们的教育资源也很丰富,各类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各类教育教学书籍也是多种多样,供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使用,所以你看不到他们的学生在学习一本专门的教材,也看不到学生们背着重重的书包上下学的场景!
走进公立学校,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学生的热情和笑脸,当我们走过他们的教室时,里面的学生不管哪个年龄段的,都主动向我们招手示意,这充分说明学校生活对于他么来讲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听了一节30min的物理课,老师通过实验讲述了光的反射,然后让学生动手画反射的图示,不会画的老师还会亲自去帮助他完成,这种一对一辅导的实现,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班级人数少,只有20个左右,所以老师能在课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内容少,学得也不深,而且通过实验来画图,一节课下来,感觉没有哪一位学生没有掌握反射的知识,从学生的表现看,课堂上的学生都很开心,这样的学习哪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呀!
12月2号我们一行15人去参观了位于市郊的一所私立学校,该校建于1611年,到今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招收的学生从3岁到18岁不等,目前该校共有学生800多人,其中有3名中国学生,据说就是来自江苏,在这所学校读书,一年学生需要交学费1万英镑,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所学校的学生在3到9岁时是男女混合分班,9到16岁被分别编成男生和女生班,到16到18岁又会男女混合分班,男生都着黑色校服,女生都着深蓝色校服,校服十分合身,学生穿着也很漂亮帅气,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因为古老,所以这所学校的校园很明显比之前参观的公立学校要漂亮得多,校园的外观显得很有英国庄园气息,而且不同的校区还会被马路分隔开;内部则是典型的欧式风格,走道也不宽,弯弯绕绕,像在走迷宫一样,在学生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参观一路比较一路讨论,谈论着他们的教学设施和我们自己学校的差异,他们的和我们自己优缺点,取长补短应该是我们此行培训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他们的大礼堂中,每周一校长会在礼堂里讲话,我们发现主席台上摆着两张椅子,椅背一高一矮,引导的学生说高的是正校长的,而矮的是副校长的座位,好森严的等级制度呀!
我们还听了一堂生物课,班里全部都是女学生,讲的是有关免疫的内容,是一位肢体语言特别丰富的女教师上的,一节课时长有1小时10分钟,除了老师的不停讲授之外,老师还要与学生个别交流,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都很活跃,不断回答老师的问题及提出自己的问题。虽然时间很长,但课堂并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有老师的将,学生的动,课堂的练,一气呵成,但我真正欣赏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至于老师这样的教授方法,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

公立学校的课堂

私立学校校园一角

私立学校的课堂

赏心悦目的学生课堂笔记
三、“做”在英国实验室
苏曼中心还安排我们在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和边山大学进行实验教学的培训,效果很好,即使是再简单的实验,我们参与的热情都十分高涨。
我们一共做了一下几个实验: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对物质扩散速率的影响、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模型制作、DNA粗提取的实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其中第二个实验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验的主要材料是色彩鲜艳的棉花糖,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其上面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表达,用模型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一对夫妻所生孩子为什么各不相同,我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总是直接将这个结论抛给学生,学生只要接受就可以了,但是英国的老师却会用模型的方法让学生用棉花糖来体验这一过程,真是让人佩服呀!除了DNA的粗提取,其他几个实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都提及,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开展过,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实验再简单,你也不要忽略它,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你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无论是你的动手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可能这也是我自己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自由组合后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棉花糖”后代
四、“行”在牛津剑桥
踏上英国国土的第一站我们就有幸去参观了闻名遐迩的牛津大学,这是何等幽静的学府,无论是古老的木门,还是哥特式的尖顶建筑,无一不在昭示着这座著名学府的无尽的文化底蕴,虽然天空中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一行44人徜徉其中的美妙心情,我只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这——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在培训结束离开英国之前,苏曼中心安排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与牛津相比,剑桥就是“大家闺秀”,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国王学院与绿油油的大草坪相映交辉,康河在静静流淌,几叶小舟在上面荡漾,此生若能在这样的学府读书,那真是一种享受,人生因此而无憾!

半开的牛津某一学院的大门

门内的风景

牛津叹息桥

剑桥国王学院

牛顿的苹果树

康河上的数学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培训确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