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历史的脚步。直到今天,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歇过。2011年,创建文明城市,常州迎来 “大考”。5月是繁忙的季节,也是激动人心、荡涤心灵的季节。5月的省常中校园,处处可见文明创建的扎扎实实的行动。
“让文明这个词深入人心”
省常中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首抓的就是舆论氛围和环境的营造。校园的大屏幕滚动着标语,“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建设文明城,造福常州人!” 等标语,在校门口的宣传牌上书写着“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的广告语,在学校网站飘动着“全面优化教育服务,提升教育文明水平”的浮标,在宣传橱窗布置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提纲》、公民文明习惯“五个养成”等内容展板,在学校校报上开设了“文明大家谈”专栏,“文明”已经成为省常中整个校园处处可见的闪亮名片,深入人心。
“借创建之力提升教育境界”
“好风凭借力”,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获得文明的称号,而是借此推动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省常中的各项工作就做得非常扎实而坚定。5月3号,学校按要求分版块梳理出了学校的创建材料。学校先后召开了教工大会、班主任会议、学校全体党员会议和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分层动员和全面部署。张耀奇校长就我校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工作做了总体要求。张校长指出,省常中的各项工作要以常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让校园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文明素养提升的源头活水。紧接着,学校又分各班级和各教研组分别召开了行动会议,层层的动员和布置,增强了全局意识和全员意识,创建的各项工作成为一种自觉追求,成为了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推剂。
“开出文明的花儿”
5月9号,学校又把升旗仪式的主题定为“道德律令”,引导全校师生思索“文明”的意义和价值。高一11班的学生代表在仪式上激情言说,大力呼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命令是由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机制——良心与义务来维持的,良心要求人们行善疾恶,义务要求人们诚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持自己的荣誉和尊严。”“也许我们只要更加自觉自律一点,也许我们只要能更懂事一点,也许我们只要遇事都能为别人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那么我们都将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真正的文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言行中,体现在人们的举手投足中。接下来,省常中将组织开展文明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让文明的花儿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