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TCO的比赛中,金斌似乎获得了“梦幻般的胜利”——成为了该比赛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一时间,金斌成为了一个奇迹,一方神话,一个不可思议无法企及的高度。很多人开始探究这个神童的成长史,他们确信这个孩子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道路。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和所有男孩子一样,金斌从小是非常顽皮的,用老舍形容他孩子的词来说,是“狡猾可喜”。他小时候上幼儿园常常迟到,妈妈总要千辛万苦地把他从被窝里哄起来,帮他穿好衣服,再急急地牵着他奔向幼儿园向老师说抱歉。事实上,金斌自小的生活自主性并不好,吃饭穿衣都得父母帮忙,偶尔自己主动扒了几口饭,父母都会高兴好久。上幼儿园和低年级的时候,他成绩上也没啥明显的优势,但是“聪明”,“爱动脑子”这些评价倒是一直都有。直到在三四年级数学的难度上升的时候,金斌的优势渐渐显现。连续的满分,让老师异常信任他的水平,到后来从不自己做卷子,直接拿金斌的做样卷。而他在江苏省小数报数学竞赛的连续一等奖,极大地肯定了他的实力。金斌是钟楼区唯一一个有资格参加市内数学集训的选手,而且他在每周日的集训中表现突出,思维活跃新颖,让带队老师叹为观止。甚而本校的老师去外校听课,都会被激动地追问:哎,你们那有没有个叫金斌的,特聪明的那个?
虽说金斌的数学很好,但爸爸一直很担心这个儿子,因为他的偏科——语文和英语一直是他的短腿。很快,金斌要面临小学毕业。毕业后,对子女的教育及其重视的父母自然不会甘于让孩子就近读书,于是,择校,成为了金斌那时最大的使命。而金斌认清现实,审时度势的品质和特有的潜力、爆发力体现了出来。当时不顾家里的经济状况拮据,爸爸以异常的胆量选择了常州外国语学校。而金斌也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进了好的学校,自己的竞赛生涯才有可能长久。于是,一家人都不会忘了那个暑假,不会忘了那两个月的炎热,不会忘了金斌在炎热中默默的努力。他独自在客厅里,坚持做题,定期去买辅导书,攻克数学难题,并和姐姐一起学习英语和语文。那是金斌第二次发奋为自己的未来拼搏,第一次是他在小数报比赛备战时认真做了一本又一本奥赛题。金斌的平时不会是最勤奋的,但在生命的关键时刻,家人都欣喜地看到了他坚毅的努力。把握好生命的每个转折,这该是这个小神童的秘笈之一吧。
如人所愿金斌进入了外国语,而就在那里金斌开拓了生命的一片新天地。在姐姐的鼓励下金斌接触了编程竞赛,在初二的时候跟着秦新华老师和曹文老师开始参加编程培训。超人的智力和对编程的天赋让金斌的编程水平突飞猛进,很快成为学校的种子选手。当时金斌的成绩偏科更加明显,加上叛逆期的他性格孤僻,脾气暴躁,让父母很是头疼。还没对金斌的竞赛道路有清楚认识的父亲力劝金斌抓紧学习,计算机培训确实很重要,但学习不能放松。可金斌的计算机的痴迷与日俱增,每周六都会留在学校上机,回家后继续通宵编程,为此,那段时间的家里很不安宁,一向性格温尔的父亲也常被他的一意孤行气得满面通红。可无论有什么样的阻力,金斌从未动摇过。喜欢就是喜欢,喜欢就去做,不计辛劳和代价。就是这样的坚持让金斌在大小的编程竞赛中屡屡获奖。而此时他的数学竞赛也是胜利一片,金斌无疑是成功的双料冠军。而此时,金斌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他在华罗庚数学竞赛中铩羽而归。那时金斌长久地沉默着,那也许是他第一次失手。不知道那次的失败对他后来放弃数学专攻编程竞赛有没有影响。后来,进入高中,他果断放弃数学竞赛而专心编程。不贪心,不从众,认清自己的优势,专心修炼,这是金斌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且他真的走了很远。记得他的高中毕业留言有人说:金斌,你越走越远,留给我们一个牛人的背影……
弟弟的体贴
金斌是在三个姐姐的照顾下长大的,姐姐们的温柔也影响了他。虽然平时的他寡言少语,家务活也干得不多,但这并不影响他有着懂事体贴的一面。每次和双胞胎姐姐金洁一起放学回家,总不会忘帮她拎包。于是常常最重的包被他吃力地抱着,并伴随着他满足的微笑。一次金洁和他一起乘12路去外国语上学,上来一大帮流里流气的青年,满嘴脏话,举止放浪。姐弟俩都站在后门口,挨着那伙流氓青年。金斌突然将她拉到自己的另一侧,自己紧站在她身后,将她和那群青年隔开,并拉紧她的胳膊。那时,金斌那稚气未脱的脸上一脸严肃,那时一种保护女生和家人的责任感。那时,第一次觉得,金斌长大了。
后来,金洁高考失意,金斌不敢打电话回家,一直电话询问大姐二姐她的消息。终于他在和金洁的一次通话中说:没事的。你要出国吗?我有奖学金,我给你。那时就觉得拥有这样一个重情义的弟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金斌的价值观
了解金斌的人都知道,尽管金斌性格内向,但他正是冷眼看这个世界的人,所以他冷静,不易上当,不用经历吃亏就会明白许多规则和潜规则。所以说金斌是个简单的人,但绝对不单纯幼稚。他常常爆一些言论,精辟,独到令人吃惊。记得一次一家人去游乐园玩,四个孩子玩得兴高采烈。回家的路上,金斌看着那些刺激的游乐项目,淡淡地说:都是玩的失重。我正在佩服设计者怎么会有那么好的创意设计这么刺激的项目,听他这么一说,真是豁然开朗。心内佩服不止。
一次上语文课,课文里讲到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老师感叹说:你们说谁也会光合作用就好了,这样不用每天吃饭。金斌爆了一句:植物人会。一语惊全场。
金斌的思想是深刻的,只是他很少表达。我甚至怀疑在他沉默着的那么多时间里,他的脑子均在高速运转着。他常常是眉头紧锁,用手指在腿上写写划划,或者在空中列着算式。口内念念有词,目光里会突然闪过一道亮光,然后又恢复平静。家人都习以为常,外人看了,八成觉得这孩子有点问题。在等饭的时候,乘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他都在仔细琢磨着他的难题。然后在别人还在琐碎的生活中时,他已经攀登在学科道路中了。
金斌的生活
其实金斌的生活是极其平静而平凡的。看得出吗?在热爱电脑以前,他酷爱看电视。他作业拖沓,没有一次不是在上课前一天夜里赶工出来的,以此常受爸妈批评。小学时候和姐姐们一起骑车回家,初中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在每个周六的阳光中坐公交车回家。高中也住宿,只是回家的次数更少一些。他除了小学上过数学竞赛需要的智力乐园外,没上过任何学习班。高一时痴迷乒乓球,每天清早和金洁一起打球,风雨无阻。后来和一位老爷爷学过网球,现在偶尔打打网球。在上海交大预科班的时候喜欢上山地车,自己买了辆好车,还参加了车友会,结果没骑几次就摔得惨不忍睹,害的仨姐姐急得二话没说一起跑去上海看望他。现在酷爱看电影听音乐,而且对音质和画质有极高的追求,下的都是几G的蓝光电影。电子产品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最好的。金斌有点像我同学描述的那样:做最少的事,做到最好。
现在,你还会觉得金斌很神吗?他只是个平凡人,一个热爱自己所爱的学生,一个执着追求毫不动摇的追梦者,一个有着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男子汉,一个偶尔撒娇温顺体贴的儿子和弟弟。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梦想,和一串坚定的脚印。
让我们祝福这个年轻人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